本报记者 王永群
“这次一共报销了7532元,我是生病后被家里人直接送到市医院的,报销也是在市医院新农合窗口。这次胃出血住院是第三次,以前都是在县医院住院。那时到市里看病还不能报销,虽然离县医院比市里还远,也只能让救护车拉到县里。
|
“我们农村人需要住院的都是大病,一般小病都扛过去了。市里技术好,当然希望能到市里看病,可以前在市里看病不给报销,没办法,只能在县医院住院。”张国民说。
市级统筹放行
记者在安徽省卫生厅了解到,为在更高程度上推行新农合统筹,2008年安徽省选择铜陵、马鞍山、淮北3个市实行市辖区新农合市级统筹试点。安徽省卫生厅新农合办公室有关人员告诉记者,选择上述三个市,主要是因为三市所辖农业人口较少,把区新农合工作集中统一到市级管理和经办,减少了管理层次,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资金的抗风险能力,也便于对市级定点医院进行监管。
据悉,经过各方努力,日前3个市的统筹工作已经正式全面推行。其中,铜陵市有30.72万农业人口,参合率达到98.86%,住院补偿比由22%提高到48%。马鞍山市有11.3万农业人口,参合率达99.26%,特困农民全部免费参合。淮北市3个区农民的参合率达96.6%。
提高补助底线
作为民生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安徽省发改委在2008年的项目安排中,特别规定将新农合补助标准予以提高,筹资标准从2007年的50元提高到今年的100元。
由于基数提高了,参合农民就诊的补偿待遇也随之提高,安徽对农民在各级医院就诊的补偿比例、补偿封顶线、保底补偿金额等做了相应的调整。新规定为,参合农民在乡、县、县外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分别比原有标准提高10、15、15个百分点。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补偿70%,在县级医院住院的补偿65%,在县外协议医院住院的,费用总额1万元以下的补偿55%,1万元以上的补偿65%。其中住院率大于3.5%、农业人口少于10万或县外住院人次占总住院人次25%以上的,在县级、县外医院住院的补偿比例可以下调5个百分点。此外,住院封顶线从3万元提高到5万元,保底补偿比例则由20%提高到30%。这些补偿标准均为执行的最低标准,各地可在实际资金总额内适当调高。
统一补偿标准
在县域交接地的农民看病常会出现一种尴尬情况:同样病例,甲县补偿不足医药费的20%,而乙县可能接近40%。
为此,安徽规定自2008年始,将在现有的参合费用统一、筹资标准统一的前提下,对全省100个参合县、市、区实行统一操作,包括统一补偿模式、统一起付线和封顶线、统一补偿比例、统一实行保底补偿、统一逐步取消家庭账户实行门诊统筹、统一慢性病病种和补偿办法、统一规范二次补偿和健康体检、统一基本用药目录和诊疗项目等。
在具体金额方面,规定新农合住院起付线为乡镇卫生院100元、县级医院300元、县外协议医院500元、县外非协议医院600元;住院封顶线为3万元;补偿比例,乡级医院为60%,县级医院为50%,县外协议医院为40%-50%;保底补偿不低于20%;住院分娩,正常产的补偿200元手术产的补偿300元。
八大统一彻底改变了2003年以来以县为单位、各参合县标准不统一的现状,也改变了贫县与富县之间由于补助差距过大而导致的明显不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