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宜昌9月12日电(记者魏梦佳、黎昌政)中国三峡总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即将进行的三峡试验性蓄水,不会造成大规模泥沙淤积。
据介绍,早在2001年,三峡总公司就对三峡蓄水后的泥沙淤积、来水来沙情况制定了详细观测计划。
三峡蓄水后,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对观测计划进行调整,还在某些江段加密观测。根据监测数据,清华大学、重庆大学、长江科学院等机构进行了数学模型推算和物理模型试验,均表明三峡在蓄水至175米的目标水位后不会造成大规模泥沙淤积。
有人担心蓄水175米后,泥沙淤积会影响重庆港。对此,这位负责人表示,蓄水135米时,库区回水到达涪陵,通过对不同流量、水位、冲刷时间的泥沙淤积情况进行加密监测,发现涪陵没有大规模泥沙淤积。重庆港和涪陵地区都处于两江交汇,条件类似,根据数学模型推算和物理模型试验,蓄水到175米后,重庆港也不会出现大规模泥沙淤积。
他表示,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还需在后期进行大规模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这次试验性蓄水,包含验证原有数学模型、对原有泥沙淤积冲刷规律进行观测分析的目的,也便于在更高水位条件下开展各种实证研究和分析,为正式蓄水积累资料。
由于上游修建水库拦蓄部分泥沙、退耕还林、径流量周期性减少等因素,近年来三峡水库来沙量明显减少。数据表明,2003年蓄水至135米水位以后,每年平均入库泥沙量为2.1亿吨,远少于当初预计的5.3亿吨。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