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心”批量造:南京50亿政府引导资金造金融城
本报记者 王海平 南京报道
一场全面提升金融业发展服务水平的战役在南京打响。
9月5日,南京市金融工作会议召开,这是该市近10年来首次召开的综合性金融工作会议,“金融强市”首次被写入政府文件,并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来部署。
|
9月11日,南京市政府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关于加强金融业发展意见》以及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创业投资体系建设以及河西金融聚集区发展等4个配套实施办法(简称“1+4”)。
按照“1+4”文件提出的“金融强市”的预期目标,到2012年,南京要基本形成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50亿元左右,在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达到16%左右,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超过7%。
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杨中南表示,为实现华东区域金融中心与金融强市的目标,市发改委、市经委、市科委等多个部门,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内,将动用50亿元左右的政府引导资金。
本报获悉,南京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不久亦将挂牌成立。
定位:辐射苏北与安徽
当前,在长三角地区,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早已明确,另一中心城市杭州,则在积极打造长三角南翼的区域金融中心;即使是江苏省内的苏州与无锡,也都在近几年分别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并在如火如荼地创建当中。
相对而言,南京近年来对这一现代经济的核心产业却一直没有相对明确的反应,也没有明确的发展“时间表。”
仅以创业投资领域来看,在南京市发改委登记备案的创投企业仅有6家,而临近的无锡与苏州分别达到了8家和14家,上海张江高科园区有创投企业58家,深圳更是超过了250家。
杨中南透露,当前创业板尚处于酝酿阶段,但深圳已准备推出100家企业,占据整个国家计划拟上市企业数量的半壁江山,上海为50家,而南京仅为10家。
“说实话,这确实反映出了我们金融的薄弱”,杨中南并没有避讳金融是南京发展“短板”的观点。
更值得关注的是,为发展河西金融聚集区,南京3年筹集的1.5亿元专项引导资金“没怎么用出去”。
对于南京发展的金融的必要性,十年来争论不断。
南京市社科院一位研究员日前向本报记者表示,“与上海仅距离300公里,在当前交通极为便捷的情况下,发展金融必要性不大”的声音一直占据着主流。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上述研究员强调,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金融中心形成的规律看,金融中心建设不存在排他性。
杨中南认为,从美国、英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拥有若干个功能互补、层次不同的金融中心,“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客观上也需要不同层次和功能互补的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
杨中南向本报记者表示,南京金融中心未来将大量引进金融机构,并在业务上主要渗透苏中苏北地区以及安徽等临近地区。
主攻“四大领域”
资料显示,南京现有分行(分公司)以上金融机构92家,其中银行机构29家、保险机构60家、证券机构3家。到2007年末,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80亿元,占GDP和三产比重分别为5.5%和11.4%。
据了解,江苏的保费收入近几年一直保持全国第一,而南京去年保费实现收入114亿元,保险深度与密度达3.5%和1650元/人,排名全省第一。
2007年,南京正式向中国保监会“上书”,将该市作为国家保险创新改革试点城市,这成为南京从金融弱市向金融强市反击的“第一枪”。据了解,不久前已获得了审批。
据“1+4”文件,南京明确了金融强市的初期目标,给出了这一蓝图的“时间表”:到“十一五”末,银行业存贷款分别达10000亿和9000亿;上市公司数量达80家,融资超过400亿元,债券、基金、资产证券化等其他资本市场融资不低于150亿元(这意味着,3年时间募集资金量超过前十年上市量和融资量的总和);保费收入达180亿元,保险深度与密度分别达4%和2500元/人。
“反击战”确认了主攻“四大”领域:资本市场融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创业投资发展板块、河西金融聚集区,并给予了相当可观的优惠政策,各种专项扶持资金相比“十五”期间均实现了翻一倍。
仅在资本市场,除可以先融资再补交土地出让金外,在税费政策上对融资企业因调账增加的税费,地方留成部分的80%将以不超过2000万元的最高标准进行返回。
其中,为帮助企业消化融资中的成本,则提出在3年内市本级和融资企业所在区县或国家开发区每年按1∶1的比例配套安排2000万元建立引导资金,对融资企业予以中介费的最高为170万的补贴。
不过,今后3-5年内地方金融改革任务还在于扶持本地金融企业。
南京拥有超过40家的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超过60万人,仅次于北京与上海,但这一最大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杨中南向本报记者表示,引进创业投资企业是将科教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佳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