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小林 上海报道
本报获悉,9月16日,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或将于当天举行的安徽省自主创新大会上出台。
而10月28日至30日,2008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也将在合肥举行。
|
安徽正在走一条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之路:利用科技创新这一要素来争取申请国家层面的支持,上升到国家战略,促进安徽发展。
此次安徽省积极推进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涵盖合肥、芜湖、蚌埠三市,安徽方面试图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产业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创新平台打造、完善自主创新融资体系。
“与上海、北京、深圳搞试验不同,安徽是后发地区或者正在高成长的地区,如果你把这一套试验成功了,在全国有很大的推广意义,”合肥市市长吴存荣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解释自主创新在安徽试验的重要性。
由于国内很多省份都在申请综改,包括东北的吉林、江西等省。本报获悉,江西省也将于9月底向国家递交《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试图上升到国家层面。
“国家对安徽这个试验很重视,虽然不给政策,也就是说不会上升到国家层面,但表示支持安徽放手去进行试验。”一位知悉相关情况的官员表示,这或许暗示了安徽此次综改只能是安徽省级层面的事情。
曲折申请路
“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今年初,胡锦涛主席在视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时如此表示。
胡锦涛的话给了安徽莫大的鼓励和支持,于是一种想法破土而出,由于当时合肥已经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所以安徽想借这个平台,加上安徽省第二大经济城市芜湖一起以自主创新的名义申请国家的支持。
在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安徽省代表团正式提出了《关于设立合—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议》,并为此专门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传造势。
这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两会之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等纷纷前往安徽进行调研。
开始是以合肥和芜湖作为重点申请自主创新试验区,考虑到“政治和经济平衡,考虑到北部城市的利益”,后来又加入了安徽北部重镇蚌埠,上述安徽当地官员如此表示。
安徽的这种决策的变动在安徽平时的政策中也有体现,这个中部相对欠发达省份主要设置了三个经济圈:以合肥为核心的省会经济圈与以芜湖为核心的皖江城市带,以及“两淮一蚌”城市圈,其中的区域平衡因素不言而喻。
或许,安徽面临的艰巨任务不仅仅是向中央申请,而且面临着同质的中部地区的竞争,更面临着自身发展重点和思路的相对不清晰。
“安徽发展重点一直在南北摇摆,缺乏重点,政策变动比较快。”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安徽省社科院的专家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而就在这个阶段,没有自主产品的众多出口导向型企业业绩下降等大背景因素更加激发了安徽申请的信心,“这会让大家更加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上述安徽当地官员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在一系列调研之后,合芜蚌综改方案呼之欲出,安徽综改申请之路又加速前行。
沉默者的长跑
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18个省、区、市提出申报21个“综改方案”,只有浦东、滨海等5个国家级综改区得以批准,综改布局初定。
申请国家级综改区困难重重,但本报记者获悉,安徽省至今仍正在积极与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争取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
“安徽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以及中科院下属的众多科研机构,这为安徽自主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安徽省社科联党委书记程必定如是对本报记者表示其对安徽展开自主创新的信心。
“合芜蚌这个三角区正好处在安徽的心脏地带,这三个城市工业基础还是比较可以的,也有一些创新的点,整合在一起做的话,对安徽省的推动发展可能更有意义,通过扩大到一个区域性的一个改革创新的网,在全国的推广意义可能更大一些。”合肥市市长吴存荣如是对本报记者表示出其对这次综改的支持。
事实上,在安徽推出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同时,安徽同时也正在调研设立“承接东部转移示范区”以全面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但上述安徽当地官员告诉本报记者“安徽不可能走老路,不可能还是走仅仅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老路。”
这背后或许是安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依靠自主创新走出一条新路,对此,上海社科院长三角经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陈维也表示赞同“关键是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独立的产业。”
但或许科技创新涉及到的因素太多,安徽方面显然对此有深刻的认识,“这叫沉默者的长跑,就是哑巴跑长跑,你不要喊,够你跑一阵子的。”吴存荣如是诠释科技创新的长期性。
对于安徽而言,长跑才刚刚起步。(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