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9月13日电(朱素英)吉林省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和干旱缺水比较严重的省份,农业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70%左右,而大型灌区范围的水田是高产稳产,水稻单产是全省粮食平均单产的1.65倍。
因此,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吉林多方面努力抓好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工作,使得大型灌区成为吉林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柱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前郭灌区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境内,是全国大型灌区之一,灌区幅员面积192.08万亩,设计灌溉面积56.80万亩,现有实灌面积45万亩,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前郭灌区自1998年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来,截至到2007年末国家累计下达建设资金近2亿元,现已初步形成了畅通的灌排体系,灌区内各类渠系建筑物647座,其中总干渠3条,长100.357公里;干渠18条,长122.543公里;斗渠140条,长298公里;农渠4088条,长3035公里;排水总干沟(即引松渠)一条,长53.85公里,排水干沟15条,长184.53公里。灌区现有哈达山抽水站、锡伯屯抽水站、七门吐排灌站三座大型渠首工程和龙坑补水站、门土坑排灌站等四座补(排)水工程,共安装机电设备35台(套),总装机容量11377KW。前郭灌区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侯忠诚告诉记者,节水改造让前郭灌区新增灌溉面积10.3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3万吨,灌区亩均粮食产量达到667公斤,于1998年相比,亩均增产25.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2986元增加到现在的4222元,提高幅度达41%,有效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吉林省水利厅一位负责人说,吉林省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十一五”期间总体任务是通过对渠首工程、骨干渠道改造、渠系建筑物配套、渠道衬砌等工程措施,减少输水的无效损失量,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降低灌溉定额,提高灌区的灌溉保证率,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稳步扩大和改善灌区灌溉面积,实现灌区人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到2010年,8个大型灌区新增灌溉面积41.1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4.04万亩,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水分生产率,使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0以上,新增节水能力3.30亿m3以上,新增水稻生产能力6.10亿斤。如今,吉林省灌区续建配套已完成投资6.20亿元,共完成综合工程量2016.43万m3,渠道加固454公里,改造、配套建筑物1016座,渠道防渗衬砌185.46km。项目建设有效地推动了灌区以节水增效为中心的建设步伐,促进了灌区范围内的农民增产增收。“十五”期间,大型灌区共计新增水田48.47万亩,改善水田面积57.75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26亿斤。实现了“国家每投入一元钱,就可增产一斤粮食”的目标。同时,受益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明显提高,项目实施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00--750元左右。
经过节水续建配套项目的实施,也使得灌区工程配套率、骨干建筑物完好率、渠道衬砌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大型灌区的节水。8个大型灌区新增节水能力19331万m3,其中增加城镇生活、工业用水1400万m3,为城市生活、工业用水提供了一定的水资源保障;增加生态用水量5200万m3,使河道、湿地、泡沼和苇塘得到了恢复,使灌区范围内的土地荒漠化得到了治理,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随着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不断增多,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的不断增强,农民的节水意识有了新的提高。白城地区群众总结节水灌溉工程为“三节、三省、二增”,即节水、节能、节地,省工、省时、省肥,增产、增效。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