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老字号稻香村食品店里兔儿爷山亮相。
喜庆的兔儿爷月饼、雅俗共赏的猜灯谜、精彩的中秋游园活动……今天是中秋佳节,北京市民在金秋时节的第一个小长假里,除了吃月饼以外,不仅可以赏月郊游,还可以请兔儿爷、拜月,过一个传统回归传统的中秋节。
月饼销售抓住最后时机新推出的兔儿爷月饼礼盒销量不错。
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东直门内大街的稻香村第三门店,一进门就是一长溜的月饼柜台,五六位顾客正在选购月饼,对面是一座1米高的兔儿爷山,几十个造型大小各异的老北京兔儿爷端坐山上,透着喜兴。
售货员小杨告诉记者,月饼销售最旺的时期是9月初,很多都是单位整箱整箱地买,现在不少礼盒都卖光了。“但这两天散客比较多,还有好多顾客专挑散装月饼,选自己喜爱的口味。”记者看到,散装月饼目前只剩下云腿和柚子两种口味的了。
顾客温先生告诉记者说,今天是中秋佳节,打算下午携老婆孩子看望父母,他们不喜欢吃太甜的东西,所以是专程来买无糖月饼的,没想到所有无糖的品种全卖完了。在销售员的介绍下,温先生最后买了一种兔儿爷包装盒的月饼,随包装还赠送了一只可爱的兔儿爷毛绒玩具。“老北京、兔儿爷等月饼礼盒是今年我们新推出的品种,这种有民俗特色的礼盒卖得可好呢!”小杨说。
京城兴起传统中秋民俗 对于广大年轻人来说,今年的中秋节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三天的小长假,又多了一个郊游的理由而已。比起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来,中秋节的传统民俗除了吃月饼,其它习俗已经渐行渐远了。
其实,中秋节的民俗何止是吃月饼,还有做灯彩、赏月拜月、请月光码、兔儿爷等等。在日前举行的“中秋文化研讨会”上,著名民俗专家王作楫认为,在老百姓心里,中秋节的主题是团圆,但又跟其他节日不太一样,比如清明是人鬼团圆,七夕是夫妻团圆,八月十五则是家庭团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邢莉认为,中秋节是一个复合型的文化,它集饮食、祭祀、娱乐、工艺为一体,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不管各自观点如何表达,但民俗专家们一致认为,应让传统的中秋民俗回归,千万别让中秋节变成“月饼节”。
据了解,今年的中秋节,本市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民俗活动,9月13日至14日,北京民俗博物馆将举办中秋游园活动,围绕老北京人过中秋的习俗,营造旧京传统的中秋风情,包括中秋节民俗文物展、兔儿爷山上请兔儿爷、拜月场景重现中秋、果子节叫卖表演、雅俗共赏有奖猜谜等。卢沟桥历史博物馆也将举行开馆仪式,同时利用水、月、桥、城的整体景观,让人们真切感受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龙潭公园举办以“中秋彩灯点亮崇文”为主题的彩灯展,栩栩如生的“东方龙、龙宫借宝、四海龙王”,“荷塘月色、京剧脸谱图腾柱、花鼓灯”等彩灯将烘托一派浓厚的节日氛围。此外,海淀区、怀柔区将开展登山赏月观村景、飞花逐月、玉兔捣药、猜灯谜等。
京城赏月佳处 卢沟桥:卢沟晓月
昆玉河、北海、什刹海:荡舟赏月,情趣盎然
紫竹院、龙潭湖、天坛:都市里闹中取静的赏月佳处
长城脚下: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赏月意境
天文馆:天文望远镜观圆月(记者 安力) (来源:千龙网)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