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9月14日电 (记者吕福明)中秋时节,齐鲁大地处处荡漾着秋收的喜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山东的中秋风俗也显得格外有韵味。中秋月圆,举家团圆,话桑麻,叙家常,既是千年文化传承,又不乏现代文明气息,也正是中秋佳节的魅力所在。
往事回味也是一种享受 岁月让记忆变得美丽。每次在街头看到花花绿绿的月饼,许多成年人都会想起小时候吃月饼的情景,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青岛市民赵金华回忆说,小时候家里穷,吃月饼是件奢侈的事情。记得上世纪70年代时,大姨中秋节来做客时带来两个用草纸包裹的月饼。当时家里5个孩子都在家。母亲就把其中一个月饼留了下来给做工的父亲,把另一个月饼切成6瓣分给大家吃。母亲的那一块没舍得吃,第二天跟我一起上街买豆浆时,母亲偷偷从橱子里取出给我吃。直到现在,还时常因忆起往事而感动。现在,生活好了,孩子们都不愿吃月饼了。中秋节,也只是通过看电视来体验节日气氛了,远没了小时候那种温馨的感觉。今年,老母亲已经85岁高龄,不知中秋夜再讲起这段记忆,她会是一番怎样的感慨?
家乡在高密的济南市民郑瑞青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记忆:一轮清冷的月,泛着一点点灰色的光,地上有明有暗,儿时中秋好像分外冷,都穿上夹袄了。与小伙伴们一起,举着家里用面和枣做的月饼,边走边唱“卖月啦,卖月啦……”不太富裕的日子,月光也是冷的。一家人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全家围坐在桌边赏月。桌子上摆了特意花几天时间买的葡萄、鸭梨、石榴等,还有托人从青岛买的月饼,每样只有一个,全家五口人,只能切开每人尝一小口,有的还没尝出味道就咽下去了。当时,真希望有一天能每样吃上一个。而现在,月饼只具象征意义了。
每逢中秋节,总有一种冲动让人回味过去那些难以忘却的日子,因而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就像眼前香甜的月饼,总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
乡村保留中秋传统 至今,在山东的一些农村仍保留着古老的中秋风俗。如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还上坟祭祖等。中秋节,有着农耕文明的深刻印记。每年的这个时节,也恰逢秋收的日子。庆丰收,话团圆,是这个节日永恒的主题。
一位胶东朋友说,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家乡的月饼很大,表皮不平,俗称赖皮月饼,用蜡纸包着,油汪汪的。馅里有花生芝麻,有碎的冰糖,有红红绿绿的青红丝。吃月饼时最喜欢咬到冰糖了,甜丝丝,凉凉的。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形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在山东农村,传统中家家都会自己做月饼。农民们用雕有花纹的枣木模具,扣出包有花生、红糖的月饼。亲手制作月饼的过程,也使家庭凝聚的氛围显得更加浓厚。
期盼传承创新中秋文化 节日本来就是人们精神的盛会。中秋节,既是团圆的节日,又是亲情的盛宴。除了丰收的喜悦、浓浓的亲情,还有千年文化的积淀。然而,专家和一些百姓认为,如何对传统文化传承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济南市民孙志荣认为,眼下的中秋节的确缺少承载文化的活动,除了看中秋晚会,很难想像还有什么值得玩味。在这方面,他建议政府部门有意识地对传统节日加以包装,多举办一些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日活动,让人们在快乐参与中体验传统节日的时代魅力。
“从今年起,中秋节第一次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个举措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宋遂良说:“我感觉现在的传统节日有点物质化,精神层面的传承越来越少。尤其是在城市里,现在过节更多印象是吃月饼,一些人连月饼也不愿吃了,只剩下团圆了。将中秋节作为法定假日,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体味这一传统节日的快乐,可以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一些专家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如何让中秋节这样的传统的节日代代相传,大放异彩,值得全社会去探索和创新。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