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标语的故事,在灾区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
杨竹梅 唐世平 文帅本报记者 徐 凯 李晓东张红霞 王飞 龙腾飞实习生 周霞
广元:处处感受到两条标语的精气神
基层干部带领农户自建永久性住房,对口援建单位抓紧每一天施工……连日来,记者在广元采访时,处处感受到青川受灾群众“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脚有手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两条标语所展现的精气神。
两条标语的故事也激发了广元灾区干部群众重建家园的干劲和援建单位的积极性。
12日,在青川县乐安乡大桥村,乡党委书记白林先和乡干部们检查永久房修建进度。“通过宣传,许多老百姓认识到,重建家园主要靠自己,所以修建永久性住房的积极性很高。”白林先说,全乡永久性住房已开工580多户,竣工32户。“我们还要进一步宣传两条标语,激励大家,力争年底加固房和木架结构房全面完工。”
“广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老区精神激励我们把工作做好做实。”黑龙江省对口支援剑阁县指挥部指挥长刘国会12日告诉记者,剑阁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主体意识牢固,合作中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的精神让人感动。比如,当地群众知道我们援助的资金不够,就多方想法筹措资金,抢前抓早自建永久性住房。正是在这种内外因相互作用下,目前援建的7个方面40个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
游仙区:“苦战苦干不苦等,早修房子早安心”
中秋节前,老屋废墟上,绵阳市游仙区云凤乡钱库村村民文秀娟家新的“小青瓦”终于上了顶。这位能干的妇女说,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青川兄弟书写的两条标语,“这是我们的心里话,自己的事情必须要靠自己。”
“青川老乡的两条标语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增强了我们重建的信心。”游仙区群众发扬自治和互助精神,纷纷以建房协会、互助小组的形式抱团重建、结对重建。柏林镇洛水村、云凤乡泉水村等地群众自主选举成立建房协会,统一筹资、购料、下基础、请建筑队,群众还在建房工地上出劳力,选择集中互助建房的群众由几十户扩大到百余户。新桥群众采取集中用工、帮工还工、进度错位等方式,解决了劳力短缺的问题。
“苦战苦干不苦等,早修房子早安心”。悬挂在云凤乡插旗村集中建房点的这幅标语,将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与群众意愿指向同一个目标。目前,全区开工建设永久性农房达2.5万余户,已建成500余户。
都江堰:“待到灌城换美景,笑问地震奈我何”
“待到灌城换美景,笑问地震奈我何?”这是都江堰市“勤俭人家”安置点贾正义大爷写下的诗句。感动温家宝总理的两条标语,让都江堰受灾群众感同身受。
“感动温总理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一种乐观的精神。”虹口乡副乡长高勇强11日告诉记者,极重灾区虹口乡已经规划好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建乡村酒店,60%以上的资金通过社会融资解决。
作为勤俭人家安置点的一名普通社工,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社工服务队的第四批成员张盈盈从细节中感受到受灾群众的变化,“以前遇到水管漏水、门锁坏了这些问题,大家都会找管委会,但现在这类事更多的是自己解决。”
更让张盈盈感动的是,安置点里有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为老服务志愿者,他们是本地的小朋友和一些五六十岁的老人,负责七十岁以上老人的日常照顾和精神慰藉。“这些志愿者也在灾难中受到伤害,但他们在自救的同时,还不忘帮助别人。”
汉源:村民互助自建新房
“地震过后,我拿出全家积蓄,并通过向亲友借、向银行贷等方式筹集建房资金,现在开始重建家园了。”11日,汉源县料林乡大林村6组村民丁光正一边装砖一边同记者摆谈。在他身后,4间砖混房屋已经封顶。
丁光正说:“我们非常感谢政府的好政策。但我们不应该只靠国家,要靠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他计划房子修好后就出去务工挣钱,早日还完贷款。
谈及“两条标语”,富庄镇党委书记朱玉超感慨地说:“作为基层干部,要反对等靠要的思想,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自立自强重建家园。”据他介绍,镇上有312户村民需建永久性住房,根据目前进度,明年春节前近200户村民可搬进新房。
汉源县委领导告诉记者,全县干部群众通过村民互助、投工投劳等方式,开工自建新房4136处,已完工100多处。当前大家信心百倍,力争千日奋战,重建美好家园。
什邡:耳农忙着跑项目跑销路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10日,什邡市湔氐镇的永久性住房建设在龙泉村启动,镇党政办副主任陈竞第一时间挂出了青川农民创作的这幅标语,“青川打出的标语,感动着同在灾区的我们。”
处于什邡与彭州之间的龙泉村,多年前就开始种植黄背木耳,去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多元。眼下尽管有不少木耳由于销路不畅堆在家里,但田间稻谷已经开始收割,村民们有的忙着修整倒塌的木耳棚,有的忙着打谷子,有的在备料建永久性住房。“我们和青川人一样,都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只要辛苦点,损失还是能够挽回来!”正在田里查看稻谷收成的村民罗英和田贵芬说。
震后,村支书刘刚华一直在为恢复木耳产业跑项目。“黄背木耳棚架标准化示范基地的300万元资金有望落户龙泉村。”11日晚,刚从省上争取项目回来的他告诉记者,村干部与部分耳农已前往重庆跑销路了。
正是靠这种精神,灾后已有2家企业落户该村,总投资超过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