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两年改革,一家濒临倒闭的自行车厂扭亏为盈,其新开发的一系列产品,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青睐。
这一革命性变化,在于该厂技术部门打破了长期以来向开着小车来讨论自行车问题的专家咨询的惯例,转而深入大街小巷的自行车维修摊点,向整天拿着扳手与故障车打交道的普通师傅请教。
乍一听,这一做法似乎不合理,可仔细一琢磨,又在情理之中。这些开着小车的专家,尽管有着丰富的自行车专业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日常实践,所提供的咨询针对性自然有所欠缺。大街上的修理师傅虽不懂理论知识,但他们成天都接触各种各样的故障车,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产品设计应避免哪些问题“心如明镜”。可以说,问计他们,该厂算是选准了消费者需求的切入点。
由此,笔者联想到当前武器装备改进改型工作。日益复杂的战争形态,对武器装备的技战术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与自行车不断改进才能适应市场需要一样,武器装备只有不断改进改型,才能在实战中发挥出最大效能。实际工作中,一些装备厂家在充分考虑专家建议时,忽视了基层官兵的意见。有的即便是考虑到基层维修人员的看法,也只是象征性的。他们认为基层维修人员学历不高,对于技术上的问题无能为力,至于设计制造方面,更是相去甚远。
事实上,与街头自行车修理师傅一样,基层维修人员对武器装备掌握的情况很深很细,对自己负责的某一型号武器装备的各种问题及排除方法更是了如指掌。前不久,总装某装备承制方聘请基层部队装备维修人员担任质量信息反馈员,先后收集有用的装备质量信息1000多条。
因此,装备改进改型切莫忽视了基层维修人员。作为武器装备的研制人员,在向基层部队维修人员咨询、征求意见时,不能以军衔和兵龄论高低,要充分相信其修理技术和实践经验。当新型武器装备列装部队后,要通过巡回走访、建立信箱、开通热线等措施,方便基层维修官兵积极找问题、提意见。对不切实际的建议,给予合理的解释和答复,以保护其参与积极性;对正确建议要给予奖励和表彰,以推动武器装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