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财通,而国求给矣。”商品经济中,“诚信”作为最基本的游戏规则,其重要性在两千年前先哲荀子的口中,早已得到确认。
作为千年古都,广州自古商品经济发展繁荣。而在市场交易的现实需求下,“诚信”观念很早就在广州人心中扎下了根——有时,它体现为“童叟无欺”的商业美德;有时,它体现为“绝不以次充好”的郑重承诺;有时,它又体现为“可终身守约,不可斯须失信”的商场戒律。
可以说,在这座商业传统悠久的城市里,恪守诚信已经被镌刻进广州人的DNA,成为一种宝贵的城市精神。
我们知道,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诚信经济”,缺了这个游戏规则,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正常运转。那么,今天的广州,又将如何跟上时代的脉搏、在市场环境上更好地与时代、与国际接轨呢?
首先,政府大有可为。如果说在“抑商”的中国古代,对诚信商业环境的营造基本上是无为而治,那么今天,政府在公平诚信市场的维护上,则不仅更为主动,而且角色异常重要。广州市有关部门为此进行了锲而不舍的努力:一方面,政府对于自身的诚信建设极为重视,遵守法律法规、兑现承诺、严守契约,向社会率先垂范;另一方面,打造信用体系,建立企业信用供求机制和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从而以制度建设在整座城市营造诚信氛围;而与此同时,政府通过打击走私贩私、清缴假冒伪劣商品、倡导“百城万店无假货”等举措,以政府强制力推动诚信的营商环境。
其次,行业呼唤自律。如果说政府的诚信倡导尚属一种外力;那么行业的诚信自律,则是一种“内力”,是各行各业从行业长远利益出发,做出的“理性人”选择——道理很简单,只有树起“诚信”这个金字招牌,方能长期招财进宝,正所谓“买得好才能卖得好”。
在广州,自古三百六十行皆有“道”,这个“道”就包含了“诚信经营”这一原则;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广州人更是将“诚信”视为理所当然的信条。当诚信成为一种习惯,受益的远不止于商业交易。
本报评论员 蓄丰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