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9月20日电(记者姜雪城)尽管说不出多少经济学理论,可是对“牌子就是效益”这个道理,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沙坝头村的瓜农们却信到了骨子里。
沙坝头村地处宁夏平原边缘地带,这里日照充足、灌溉便利,出产的西瓜个大瓤甜,耐长途运输。
过去,每年西瓜成熟时节,周边客商前来大批低价收购,然后贴上各自的商标高价卖出。结果,瓜农们辛苦一季,平均每公斤西瓜只卖两三角钱,而外地瓜商转手便获利数倍。
“优质产品没有商标,就好像没名分,很难卖上好价钱,有了商标才吃香。”沙坝头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合忠由衷地说。今年4月,150户瓜农联合成立西瓜合作社,并申请了“沙坝头”商标。贴了自己商标的西瓜上市后,一度批发价每公斤超过1元钱,平均每亩增收2000元左右。
在深居西北内陆的宁夏,十多年前品牌还与农业生产距离遥远。历经无数次市场摔打后,越来越多的宁夏人对品牌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枸杞是“中国枸杞之乡”宁夏中宁县最值得骄傲的土特产。这个县人工栽培枸杞已经有500多年历史,出产的枸杞干果品质上乘。但由于品牌得不到有效保护,市场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一度泛滥,极大地损害了中宁枸杞的声誉,生产一度严重萎缩。
新世纪之初,“中宁枸杞”证明商标获准注册。政府部门以此为“抓手”,按产业思路全方位进行商品开发:推广新技术,倡导绿色、有机、无公害,干果单产翻了一番多;在全国48个大中城市设立181个枸杞专营店,正宗中宁枸杞销售通畅;扶持培育深加工龙头,50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应运而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如今,这个地方特色名品终于走出“有品名无品牌”的时代,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中宁县枸杞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田建华说,2007年全县枸杞实现产值6亿元,农民人均靠从事枸杞产业增收2000元,枸杞成了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品牌意识日渐深入人心,农产品质量整体提升。目前宁夏80%以上的农产品获得了无公害产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达到835个;有9个县区的10个基地获得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证书,65家企业的191个农产品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另有5家企业的5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而用现代商业理念经营农业,农产品自然“产得下、销得出”。近年宁夏的枸杞、大米、马铃薯、硒砂瓜、淡水鱼、脱水蔬菜、清真牛羊肉、浓缩苹果汁等名优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甚至远涉重洋出口海外,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与日俱增。
据农牧部门介绍,近4年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去年达到3180元,比上年净增420元,其中来自特色优势产业的收入占三分之一以上。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