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调控"大小非"、建立平准基金,还是变"救市"为"治市",重塑股民信心
股市持续低迷。
9月16日,上证指数击穿2000点整数关口,达到1986点。从2007年10月份的高点6127点到1986点,上证指数已回落近70%。
“现在出现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已经不少了,但当下的股市几乎天天出现低价,投资者还是一进去就被套。部分股民在利用每一次反弹抓紧出货,很多投资者离市而去。我们营业部也是门可罗雀。”北京长城证券中关村(000931行情,爱股,资讯)营业部总经理张宏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颇为担忧。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引起此轮A股市场深幅调整的原因很复杂,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受美国次级债、全球经济减速、金融危机加深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所以,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在提高,信心指数也在波动。当前,中国的股市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这是保证股市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也有很多学者推崇另一个“救市良方”——政府建立平准基金入市,更“直接”地对低迷市场进行干预。
“大小非”解禁拖跌股市?
近段时间,股市阴跌不止,股指一个又一个创近期市场新低,让中国7000万股民确实感受到了什么是“过山车”。尤其在8月份,“大小非”解禁进入新高峰,沪深两市甚至同一天双双出现5%左右大跌。市场评论几乎一致认为股市下跌的一个很大原因在于“大小非”解禁,特别是“小非”抛售。
在沪深股市严重低迷之际,“维持证券市场的稳定,避免市场大起大落”成为政策面的主要取向。包括证监会在内的一些管理部门都在近期出台相关政策和多次发表积极言论,明确而坚定地表达了管理层维护证券市场稳定、促进股市健康发展的意图和决心。
9月5日,在上证指数击穿2200点整数关口后的当晚,中国证监会就《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一行为被市场人士视为证监会力图利用可交换债券控制“大小非”减持,缓解市场抛售压力,希望股指在目前点位企稳。
但之后一周内股市的表现,让许多专家认为这项政策仍然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股指连续下跌说明证监会的《征求意见稿》政策在控制大小非减持上几乎没用。”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刘澄教授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如是说。他认为,股市下跌的真正原因不是国有股减持的“大小非”问题。
“前几年实行国有股减持时股市低迷,大家都认为是国有股减持对股市造成了冲击。其实因为当时宏观经济形势向好,股民预期较好,顺利克服了国有股减持问题,股市照样上涨。"大小非"解禁其实是可控的。”刘澄教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之所以说“大小非”解禁可控,主要是因为有关部门可以做出在一定时间内锁定“大小非”解禁的承诺。另外,也可以通过引入“场外交易”市场,对大宗交易,适当引用场外协议定价,即双方在场外谈好直接过户的交易额,以减少对流通市场的冲击。
可否借鉴平准基金救市模式
面对股市的连挫,不少业内人士和学者都呼吁,政府应尽快建立平准基金,通过更“务实”的方式托起投资者信心,以达到救市的目的。
平准基金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证监会、财政部、交易所等,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通过对证券市场的逆向操作,熨平市场的剧烈波动,以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
股市平准基金不同于其他证券投资基金。它是一种政策性基金,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目的是服务于证券市场稳定这个目标。一般情况下,平准基金的来源有法定的渠道或其基本组成是强制性的,如国家财政拨款、向参与证券市场的相关单位征收等,也不排除向自愿购买的投资者配售。
据悉,自《证券法》实施以来,在不同时期都有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提出设立股市平准基金的建议,但监管层对此一直没有明确表态。
“平准基金入市其实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需要立法,需要明确由什么机构来做,钱从哪里来,规模有多大等问题。而目前这些问题还没有新进展。”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歧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政府真正公开入市,并不需要很大规模的资金就能把市场抬起来,政府入市本身就可以提升股市的信心,达到对整个股市稳定的目的。这是实质救市。
“政府买进优质的低价股,一下就能把市场的信心给振起来,股市高的时候,政府还可以抛出股票赚一把。香港就采取过类似的做法。”
据曹凤歧教授介绍,在海外一些市场,平准基金在稳定股市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比如,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香港特区政府动用了1000多亿港币的外汇基金进行干预,避免了股市的大幅波动,成功地稳定并挽救了市场。随即,香港财政司注册成立了外汇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来管理认购的股票。2002年,该外汇基金公司又成功地通过盈富基金将港股转入股民手中。
“我国政府一直倡导政策救市,而很少采取市场化的操作。目前,我国股市已基本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上具备了成熟市场的条件,也完全可以借鉴平准基金来运作中国股市。”曹凤歧教授向《中国经济周刊》补充说,“除了建立证券市场的平准基金来稳定市场的同时,还需加强股市的制度建设,包括上市公司治理、强制分红问题等。”
“救市”还是“治市”
“目前无论是从基本面还是技术面,我国的股市都不应该处于目前这个水平。股市跌到这个份上是谁也不愿看到的。当前市场最主要的就是信心问题。”北京长城证券中关村营业部总经理张宏告诉记者。
《证券法》起草小组成员之一、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歧教授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国内证券市场建立之初将其定位为融资市场是有问题的,股市应该是一个投资市场。现在股市成了只知道拿钱不知道回报的场所,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护,股市下跌也反映出了投资者信心已丧失殆尽。现在要从救市转为治市,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以重树股民信心。”
其实,今年以来,证券业的制度与机制建设已经在有条不紊地展开。有关主管部门出台了很多措施以完善股市的制度建设。
7月4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对证券公司、投资咨询机构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财务顾问机构从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实行资格许可管理,同时规定了财务顾问主办人的相关资格条件,旨在规范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执业行为、促进其充分发挥并购重组“第一看门人”的积极作用。
此前,监管层已陆续颁布了一系列规范市场行为的规章制度,包括建立三审制、分类审核等8项措施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业务制度,颁发了融资融券设3个门槛、融券不超净资本5%的规定;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加强监管完善信息共享等众多规范上市公司的文件,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力度,加大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等等。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