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圆满落幕,两大体坛盛事激起全国各地的全民健身热潮,蜀乡并无例外。本报记者先后在成都、泸州、西昌、绵阳、德阳等地采访,即日起推出《全民健身在蜀乡》系列报道,关注灾区百姓的体育生活,报道奥运冠军家乡的体育热潮,进一步诠释奥林匹克精神,四川体育的新内涵、新特点。
本报记者 张珏娟实习生 杨柳
“明天早上老地方哦!”9日早上9点,在成都城区外双楠晨练的黄婆婆向赵婆婆发出了邀请。她特别叮嘱赵婆婆早点到。“奥运会开过,锻炼的人更多了,要早点来占位子!”黄婆婆看着第一次出现在社区锻炼场的记者,好心向记者支招:“一般锻炼要一个多小时,你起码要6点半过来,要不然没好位子了,锻炼也不到位。”
黄婆婆还说,以前到社区锻炼的都是老年人,一般也就打打太极,现在年轻人多了,社区的健身器材很抢手。
像这样的场景,成都很多。成都市体育局社体处处长周小松告诉记者,北京奥运会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残奥会更激发了大家积极向上的拼搏斗志,因此群体活动已成为成都百姓生活的风景线。“成都已有300个社区拥有了自己的健身园,普及率超过95%;还有25个社区拥有室内青少年活动室,群体活动正年轻化。”
连续3天,记者都在社区、广场上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一大早,锻炼的人们就开始陆陆续续出现在街道旁、广场上:扇子舞、太极拳、健身操……应有尽有,休息了一个晚上的健身器材,也随着锻炼的人们动起来。
在肖家河社区,有一条街被大家称为“体育健身一条街”,绵延几百米的街道两旁摆放着扭腰器、太极推手、漫步机等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材,圆形广场上每天都有社区健身指导员在指导前来健身的百姓。“刚开始觉得在外人面前蹦蹦跳跳不好意思,后来健身的越来越多,我也打消顾虑在广场上跟着跳,没想到锻炼的人这么多。”30多岁的丁涛,奥运会后加入到锻炼身体的行列。而在小区内的室内乒乓球馆,虽然规模不大,但这几个乒乓台完全可以满足小区内体育爱好者的需求。下午五点,1号台上,一家三口正玩得不亦乐乎。“我也想成为王楠。”拿着乒乓球拍的10岁小女孩满怀信心。
小区管理员告诉记者,现在健身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锻炼身体,百姓锻炼明显“年轻化”了。周小松说,“这是很好的趋势,希望能逐步改变上班族因工作繁忙忽略锻炼身体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