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09-24 03:30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本报讯 (记者 范非 通讯员田建强尚红明)9月7日,高平市寺庄镇箭头村一片黄灿灿的梨园内,果农焦春才正忙着给梨树施肥。
老焦高兴地对记者说:“标准化种植就是好,像我家的70亩梨园,今年最少能摘5万公斤大黄梨。”一度陷入“泥淖”的高平大黄梨,通过大力实施标准化种植,又变得香飘四方,身价倍增。据测算,今年全市10万梨农将因此而人均增收400余元。
高平市的陈区、寺庄、永禄等地,种植梨树历史悠久,所产黄梨个大、味浓、水分多,香甜适口,在隋朝和明清曾被封为皇家贡品。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果农对梨树放松管理,水、肥、农药等措施不到位,加上黄梨品种老化严重,高平大黄梨的品质、产量急剧下降,一公斤原果两三毛钱都卖不出去。之后,虽然随着山西厦普赛尔食品饮料公司黄梨汁饮料生产线在高平的建成投产,为高平大黄梨的转化增值找到了一条出路。然而,原果品质参差不齐、乱施农药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厦普赛尔”的发展,成为制约高平黄梨产业做大做强的“瓶颈”。
对此,近年来,高平市质监部门在主要产梨区推广实施了大黄梨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制定出一整套的绿色基地操作规程,大力引导果农实现无公害黄梨种植技术的标准化管理。由于有了优质的“货源”保障,厦普赛尔食品饮料公司的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企业逐渐发展壮大,辐射、带动梨农致富的作用愈加明显,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