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升价、国际需求下降、产业升级——珠三角中小企业“内外交困”
时报讯 (记者 袁峰) “目前中小企业内外交困,近1年来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升价、次贷危机带来的国际需求下降以及国内自主进行的产业升级,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让中小企业融资比三年前显得更难。
|
广东中小企业资金缺口
高达1.2万亿
根据一项最新调查,目前广东95%的中小企业缺乏资金,资金缺口或达1.2万亿。缺乏资金一方面源于订单的减少,另一个原因是整个产业链的“惨淡”让货款也难以及时到位。广东某外贸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欧洲、日本的企业和民间消费需求大为降低,东莞、佛山等珠三角企业的订单急剧减少,因此中小企业陷入了“钱”荒。东莞虎门某纺织厂的负责人称:“即使有订单,我们也不敢开工,怕收不到钱”。
人民币快速升值也使得以美元标价的商品销售受到影响。“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而下游企业的涨价能力较差,使得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广州某担保公司有关人士表示,“中小企业的形势总体来说不乐观,尤其是加工制造业的形势较严峻,融资需求较大。”
《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
年内将出台
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已成为政府部门案头工作的重要事项。7月份,银监局和工行、国开行的领导纷纷向市场发出信号:下半年将重点扶持中小企业,信贷天平有望向中小企业倾斜。同时,更适合民情的小额信贷开始应运而生,银监会监管一处主任杨家才在第五届中博会论坛上告诉记者,紧随浙江,广东小额贷款公司的具体管理办法年内将出台,但相关的小额贷款公司要在明年才能成立。广东省金融办有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目前相关管理办法的确在制订过程中,他未透露最终申请名额。
小额贷款公司的新鲜出炉,商业银行相关业务是否会受到冲击?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商业银行部总经理张之皓告诉记者,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将是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有益补充,不会直接冲击银行业务。因为中国市场庞大,商业银行立足全国,不可能将所有中小企业囊括其中,而小额贷款公司立足某个区域,比银行更具本地特色,更了解当地中小企业的需求和诚信,因此更适合融资量不大的中小企业需求。
信用评级
根据国际信用保险巨头科法斯信用保险发布的信用评级报告显示——
美国和西班牙的信用评级已被调低至A2;
英国、爱尔兰、加拿大、墨西哥、日本、丹麦、葡萄牙和南非已被科法斯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5月底,科法斯又调低了包括航空运输、工程建筑、汽车、造纸、零售、电子零配件和纺织品在内七大行业的风险评级;
据国家商务部研究院的保守估算,中国企业被拖欠的“海外商账”早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每年以150亿美元左右的速度增加。
政策解读
“双率”齐降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降低
近日,央行作出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的决定,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双率”下调,中小企业还贷成本降低。从此次贷款利率的调整情况来看,六个月期的贷款利率下调幅度最大,从6.57%降至6.21%,下调了0.36个百分点,而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从7.47%下调至7.20%,幅度是0.27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贷款利率从7.83%下调至7.74%,只有0.09个百分点,可以看出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规律。
广州招行公司银行部人士告诉记者,六个月期和一年期的贷款是中小企业使用最多的贷款品种,而银行目前一般给出的中小企业贷款期限最长为1年,从对着两个期限贷款利率的调整幅度就可以看出,此次调整的最大受益者就是中小企业,因为其融资成本将明显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