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春9月22日电 李敬伟、特约记者舒春平报道:随着一股股清泉从地下150多米深处喷涌而出,武警吉林总队驻白城四方坨子9个中队官兵,从此告别了吃水难的历史。昨天,记者走访了这几个中队,每到一处,官兵们都高兴地说:感谢领导机关求真务实、科学决策,彻底解决了困扰基层官兵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这9个中队驻地四周都是盐碱地,水质含氟量高。以往,官兵们饮用地表水后,有的出现肠炎等疾病,有的出现了氟斑牙、脱发等现象。为解决官兵吃水难题,他们想了不少办法,但都没有彻底解决。
今年初,该支队向总队党委递交了一份报告,提出申请80万元经费,建议打9口15米深的水井,解决9个中队的吃水问题。
总队党委没有急于讨论批钱的事,而是邀请4名地方水利、地质专家,深入四方坨子地区进行考察论证。
地方专家经过探测认为,如果打15米深的水井,打出来的仍是地表水,水质还是没有保证。他们建议打150多米的深水井,抽取岩层以下的承压水,水质才能达到饮用标准。经过计算,打150多米深水井的费用,要比支队原先申请的高出三四倍。有的人认为投资过大,建议先批给80万元换一下净水芯,以后再想办法。听了专家的建议,总队领导认为:决策必须着眼部队长远利益,按科学规律办事,不能再走“修修补补”的老路。
于是,他们砍掉了一些并非急需的建设项目,从有限的经费中拨出300万元,为每个中队打了一口深水井,并安装了配套供水生活设施,让官兵吃上了清甜优质的放心水。
编后 武警吉林总队党委在为基层解决吃水难的问题时,不是“顾近舍远”,而是着眼长远,科学决策,力争从源头上彻底解决。基层申请80万,党委特批300万,这既不是基层要少了,也不是总队党委给多了,而是尊重科学的务实之举。
实践反复证明,一项有益的工作能否落实好,一件好事能否办得官兵满意,坚持科学决策、科学谋划是关键。各级党委在解决基层和官兵面临的实际问题时,要树立科学决策观念,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多问计于官兵、问策于专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决策、有效决策,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