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人们对内蒙古满洲里的印象。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俄贸易关系的正常化,两国的自由贸易之门重新开启:一列列满载俄罗斯原木、原油的火车鱼贯而入,大型的吊装机械正在国际和国内列车之间繁忙换装作业,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回忆改革开放后口岸通关的历史,满洲里边防检查站站长赵东方用了一个“变”字来总结:30年了,许多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口岸国门几经变迁,旅客通关多次提速,过关环境不断改善。
从50分钟到15分钟 8月30日上午11时03分,一列满载原油的货运列车从后贝加尔地区经满洲里国门后,缓缓停在了满洲里边防检查站铁路货验场,等待着边防检查。就在不远处的边防检查站监控中心里,两名边防战士对着大屏幕,操纵着手中的摇杆,从车体侧面慢慢转到车体底部。“这就是我们的电子监控系统,任何细小的东西都逃不出我们的眼睛。有了它,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对所有出入境列车车体外部的检查工作。”边检部铁路货运检查科科长刘吉龙对记者说。
据了解,铁路货运5000平方米的执勤现场安置了16个这样的监控点,边检站同时还利用光缆与海关数据中心相联,通过这个系统,列车内部的所有情况也都可以一览无余。“这几套现代化检查系统上马之前,官兵们遭老罪了!”刘吉龙对记者说,前些年每天出入境列车30列次1500多节,24小时内平均不到1小时就得查车一次,每天检查出入境货物近4万吨,365天不间断检查,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最低气温达到零下50摄氏度。战士们在酷暑和严寒中不停地登车、钻车检查,有的战士在完成检查任务后,累得竟倒在雪地上睡着了。
如今的铁路货运执勤现场由电子监控系统控制,16个监控镜头和10个电子控制平台组成了完整的监控体系,具有智能、高速、多角度、适时成像、全天候作业的特点,可对检查现场和出入境列车的各部位进行全方位严密监控。
记者在公路口岸执勤现场也看到了类似设备:41对电子监控镜头、80对红外线电子防控装置和6套语音警示装置组成的电子监控系统,可对各检查通道、查验区域和审查室、临时留置室等重点部位全程监控,实现了对现场监护电子化、口岸管控自动化、信息资源多元化和勤务派遣科学化。
记者了解到,数字化口岸的搭建彻底改变了沿用30多年的人工手摸眼看的检查方式,检查一列货运列车所需时间由原来的50多分钟降低到15分钟。“边检速度决定了满洲里速度。满洲里边检站是直接为满洲里发展创造第一生产力的部队。”满洲里边防检查站政委刘国民自豪地对记者说。
大巴车驶入绿色通道 在满洲里公路口岸,记者看到两条截然不同的公路客运通道,其中一条通过满洲里出境通道直接进入市区,而另一条通道完全是为一些挂着“进入互市贸易区车辆”的大巴车准备的,这些大巴车穿过一条紧挨国界线的简易通道,进入口岸西侧500米的一个大院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就是中俄互市贸易区了。刚才大巴车走的这条通道就是专门开设的互市贸易区绿色通道。
“以前进入互贸区的大巴车都是随着入境车辆从公路口岸入境的。它必须经过排队,再经过满洲里市的街道才能进入互贸区,中间将经过一两个小时。因此,我们就开通了互贸区绿色通道,就是直接从国门开通了一条专用通道,通向互贸区。这样的话从国门到这里有5分钟就够了。”
互市贸易区里有一批专门从事双边贸易的俄罗斯商人,他们大多居住在满洲里对面的俄罗斯后贝加尔地区,这些商人隔三差五总要入境到互贸区采购商品。以前这些商人就算天天入境也要与普通旅客一样经过严格的检查手续,还要绕道满洲里市区才能进入互贸区。“2000年建立的互市贸易区绿色通道,就是要将那些经常来中国做生意的俄罗斯商人进行分流,缩短了检查时间,相当于为他们增加了采购时间和交易量。除了这些,检查手续上也比原来减少了7项。”赵东方对记者介绍说。2002年,边检站及时跟进形势,在互贸区单独设立执勤现场,启用了全封闭式互贸区检查通道,进一步提高了通关效率。
记者在互贸区的大厅里遇见了正在等待边检的娜达丽娅。娜达丽娅是俄罗斯后贝加尔地区的一名女商人,她每隔两三天就要到满洲里采购一些商品。“俄罗斯人都非常满意中国边检的服务,这里的通关速度非常的快,场地也非常的大,便于我们通关。”娜达丽娅笑着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