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东北增值税转型四年
增值税转型可温和促进经济,但不会造成剧烈的税收减少和投资拉动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储国强 徐扬
随着增值税转型方案上报国务院,人们对进行了4年增值税改革试验的东北“试”出了什么极为关注。
|
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从2004年起在东北地区8个行业开始试点。经过4年的实践,对这项税改措施最初的两大疑虑基本消除:增值税转型既没有对财政收入造成较大影响,也没有助推固定资产投资无序快速攀升。相反,改革在推动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等诸多方面发挥了财政政策的积极效应,这一点对目前继续寻求增长动能的中国经济非常重要。
达到了预期目标的增值税东北试点,将为下一步改革的全面铺开提供借鉴。
疑虑解除,可温补经济
2004年9月,增值税转型试点政策率先在东北三省拉开。
辽宁省国家税务局局长吴新联说,改革之初,财税部门最担心的是两件事情,一是怕对财政收入产生较大影响,导致财政“入不敷出”;二是担心加剧投资冲动,使已经过热的投资再被拉高。
“实际上,我们最初担心的问题都没有出现”,吴新联说:“从4年来的执行情况看,摸清了财政减收底数,为全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积累了经验;4年来国税部门办理退税、抵减欠税103.3亿元,有力支持了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
在摸清财政收入减收底数方面,东北地区4年来的试点实践表明: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政策抵退税对财政的影响远小于预期。到去年底,辽宁省扩抵企业新增的应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118.4亿元,国税部门实际为企业办理抵退税额91.4亿元,占同期全省国内增值税收入的5.1%,其中地方25%部分为22.9亿元,平均每年6.5亿多元(辽宁省2007年财政收入超过1000亿元)。从实际抵退税规模看,这一政策对全省财政收入的影响较小,完全在地方财力可承受范围内。
在税改对投资拉动方面,从东北三省的宏观经济走势看,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政策对东北地区近两年的投资拉动相对温和。以辽宁省为例,全省2003~2007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2082.5亿元、2980.5亿元、4204.4亿元、5689亿元、74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7%、43.1%、40.1%、37.3%、30.7%。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副教授李晶认为,虽然投资增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并非是增值税抵扣一项政策带来的结果,并且享受增值税抵扣的部分企业其产业升级与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政策在时间上吻合。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增值税转型可在一定程度上温和促进经济,但不会造成剧烈的税收震荡和投资拉动。
有助于产业升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税改受惠最大的是冶金、石化和装备制造等传统工业企业。到去年底,辽宁省经国税部门认定符合退税条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共31726户,占全省工业一般纳税人的62%,占一般纳税人的33.8%。从行业看,冶金工业累计抵退税45.3亿元,石化行业16.1亿元,装备制造业21.3亿元,三行业的实际抵退税占全部抵退税规模的90.5%。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尽管企业户数众多,但实际退税户数很少,仅抵退税4.9亿元。
鞍钢、本钢、北台钢铁公司三家企业,占到了去年辽宁省抵退税总额的32.3%。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企业的资金紧张,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鞍钢为例,到去年底共获21.25亿元退税,期间固定资产投资达633.9亿元,增加税金198亿多元。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是受益于增值税转型的大型国企典型代表。从2006年起,集团开始搬迁重组改造,增值税累计抵扣退税5500多万元。公司财务总监吴凤琴说,增值税转型是国家支持东北振兴最为直接的优惠政策,有效减轻了企业税负,让企业大规模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能够“轻装上阵”。每年1000万元~2000万元的退税额为大型国企再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增值税改革很受欢迎
本刊记者在东北地区采访中了解到,许多企业对增值税改革表示欢迎,希望将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更多行业。
煤炭、电力等行业并没有被纳入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中,这些企业表示,希望国家尽快出台政策将他们一同纳入转型序列,以减少经营成本。
辽宁铁煤集团有关人士介绍,他们相继购置了4台进口的薄层刨煤机,每台售价1.3亿元,因为采掘业没被纳入试点,这些设备无法享受增值税抵扣。如果也享受抵退税优惠,每年可减轻税负上千万元。
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安体富教授表示,东北地区4年的试点实践,验证了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可行性,消除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的主要疑虑,也为未来在增值税扩大征税范围基础上,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奠定了基础。
他认为,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维持了较大存量和较快增量的良好势头,具备了进一步“放水养鱼”的能力。在当前宏观经济出现下滑信号的形势下,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深化税改,在全国和全行业推开增值税转型正当其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