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七”飞船结构 1.轨道舱:又叫气闸舱,航天员在轨道上的工作场所,航天员将从这里进入太空,舱内装载有舱外航天服。 2.返回舱:飞船上升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乘坐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 3.推进舱: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和气源等设备,对飞船起服务保障作用。 4.舱外摄像头:观察记录航天员舱外活动。 制图黄闵 |
神舟七号飞船是中国人探索星空的太空之舟,中国航天员将打开舱门首次步入太空。地面观众将通过飞船舱内舱外的摄像机观看太空漫步。
探访·轨道舱
舱内“减肥”更便于出舱
要完成太空行走,必须在飞船上增加“气闸舱”的功能,作为航天员进入太空的缓冲区。“神六”上的轨道舱仅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舱,而“神七”的轨道舱要一舱两用,作为生活舱和气闸舱的结合体。为此,“神七”轨道舱对舱内设备进行“瘦身”,为飞行员出舱腾出空间。
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中间是一个空阔的通道,周边是直的,上面的顶呈圆弧形。舱壁是咖啡色的装饰材料,干净整洁。2套舱外航天服打包放在支架上,加上30多件配套产品,占去了舱内1/3的空间。当航天服完全解包组装好之后,舱内空间就会被占掉一半,不过航天员在里面仍能比较自如地活动。
轨道舱上有食品加热器、大小便收集装置、睡袋等航天员生活用品,还有9个出舱活动需要的氧气瓶。这些设备都巧妙地隐藏起来,只在航天员需要时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
低温真空炼就“历史之门”
850毫米,这是中国航天员迈入太空“历史之门”的通径。气闸舱有两道门,一道门面对太空开启,另外一道和轨道舱相连。与“神六”相比,“神七”出舱舱门通径比“神六”的750毫米增加了100毫米,以便于身穿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进出。
三名航天员中的两名,从返回舱进入气闸舱后,返回舱关闭,气闸舱就变成了密闭容器。在密闭的气闸舱内,航天员将穿上舱外航天服。航天员穿舱外航天服时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排氮吸氧,适合整个身体循环系统。航天员穿好舱外航天服,进行泄压后打开气闸舱外门,整个气闸舱便和外太空连通,成为真空状态。中国航天员将从这里踏进太空,进行舱外行走,结束后再按照相反程序返回。
飞船舱门既是“历史之门”也是“生死之门”,为了保证航天员在太空这一特殊环境下,做到打得开、关得上、密封好,设计人员在真空环境中,把温度拉偏到零下45摄氏度和零上45摄氏度进行试验,取得相关数据。
探访·返回舱
女中音报警声更觉稳重
进入返回舱第一眼看到的就是3个浅灰色座椅。关上舱门,在中间座椅就座,眼前是整块仪表板,上面布满了10余件液晶显示板和各种操作板。仪表板在正前方的最佳视角范围和视距里,航天员不需抬头或低头,能舒服地观察和操作。
需航天员操作的按键都比较大,间距也很宽松,航天员半躺在座椅里也触手可及。航天员只需要按一下按键就会立即显示出想了解的数据。如想知道飞船内的环境情况,按下“环控”键,压力、噪声水平、辐射剂量等各种参数就会跃然屏上,舱内垃圾自动收集与处理的情况都不会漏掉。
不需要的数据,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由计算机在后台监视而不显示。如数据不符合标准,将语音报警。报警语句最长不超9个字,采用的是声音清晰、吐字标准、声调柔润的女中音,让听者感到稳重和踏实。
舱内分颜色能“辨”方向
飞船舱体地面用褐色的阻燃装饰层覆盖,而其余各处则用乳白色装饰层包裹。据介绍,飞船进入太空后,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为了让航天员更好地“捕捉”方向感,设计师在飞船内部装饰上改变了传统的以单一浅色调为主的构图,形成色彩反差,使身在太空的航天员有立体的视觉归属感。
船舱两边各有一个舷窗,遮光罩可根据航天员需要拉上或拉开。右边座椅上方是一盏冷光源的白光灯,灯由一组灯束组成,发出光均匀不刺眼;左边座椅上方是一个摄像机,航天员在舱内图像就是靠它传回地面。
座椅的后面,伞舱包、航天员服装包、救生用品包整齐地固定在舱壁上。
揭秘
“太空眼”直播舱外游
为了将航天员舱外行走的壮举及时准确清楚地传回地面,展现航天员舱外行走的英姿,“神七”推进舱和轨道舱外各安装了一个摄像机,专门用于拍摄航天员出舱活动过程。其中推进舱上的是主摄像机,轨道舱上的摄像机作为备份使用。航天员出舱后,将面向推进舱的摄像机挥手致意,并报告自己的身体感觉和工作情况。
作为首次搭载到“神舟”飞船的全新载荷,这两部摄像机在研制过程中克服了“既要减重,又要好用”的两难问题,其形态为长方体,重量比家用小摄像机还轻出许多,这两颗精巧的小“眼睛”不仅“明亮”,同时还能应对极端温度、真空、辐射、粒子等空间环境的干扰。航天员“太空行走”的画面要传到地球、传到国人眼中,离不开这两颗“眼睛”的率先探视。
飞船舱内也有一个摄像头,还有一个手持的摄像机。均可以实时地拍摄舱内舱外的情况并传回地面。拍摄的画面将分两路传回地面,舱外一路,舱内一路。在地面能够测控到的区域,地面的测控中心均能够实时看到太空中航天员的一举一动。如果飞船进入测控的盲区,画面将存储起来,等飞船飞跃盲区后,存储的画面再自动发回地面。所以,航天员24小时的活动状态都能够通过影像画面观察到。
气瓶穿“防弹衣”
被释放的小卫星位于轨道舱前端,离5个复压气瓶近在咫尺,如果释放小卫星时爆炸螺栓产生碎片,就会像子弹一样打到气瓶身上,一旦气体泄漏,后果不堪设想。为确保航天员和飞船的安全,飞船研制人员“奇思妙想”,特意为安装在轨道舱外的5个复压气瓶穿上“防弹衣”。
起初,研制人员为“防弹衣”选定了五种防护材料。为更好地检验材料在真空环境下的技术性能,带着这些备选的材料,研制人员专程到有关研究单位进行真空可凝挥发、真空质损等多种试验。经过反复比对,研制人员优中选优,最终确定了保护罩的材料。以前设计制作的防弹衣都是给人穿的,做生物损伤试验时也给动物穿过,但给球状物体设计衣服还是头一回。研制人员拿出几套设计方案,最终瓜瓣型设计方案获得大家一致认可。为了保证防护衣与气瓶配合“默契”,研制人员从打样、修改到试穿,反反复复,不厌其烦。样衣做出来了,安全性能格外引人关注,为此,研制人员多次进行实弹打靶,现场分析,终于获得了可靠数据。
本报记者柳志卿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