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
在神七任务中,航天员将首次身穿国产舱外航天服“漫步”太空。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听他将舱外航天服的“玄机”一一道来……
研制任务难点很多 记者:舱外航天服研制有哪些要求?
陈善广:舱外航天服是这次出舱活动的焦点和难点。航天员从舱内走到舱外,在近乎真空的环境中活动,航天服要保障他们的安全,保障视觉不受伤害,还要能活动自如。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我们要研制出满足这些要求的舱外航天服,难点很多。
3年完成8年任务 记者:研制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陈善广:对正常的研制来讲,需要8年左右时间,而我们在3年多的时间里就必须完成,难度可想而知。其次,我们的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仅仅具备舱内航天服的研制基础。舱外航天服实际上是个小型飞行器,与舱内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安全没有任何问题 记者:我们的舱外航天服是否安全可靠?
陈善广:对于涉及航天员安全和舱外航天服可靠性方面的工作和实验,我们都进行了严格的专家评审确认和试验验证,所以舱外航天服在安全上没有任何问题。
没有动力但可测控 记者:舱外航天服是否有动力,能否对航天服进行测控?
陈善广:舱外航天服目前不具备动力,不能自己运动,以后会考虑这个问题。航天服具备测控功能,我们专门有一个舱外航天服分系统来与气闸舱内的设备对接,工程参数的遥测、通讯、通话都可以实现。
穿国产舱外服出舱 记者:出舱是穿着国产的还是进口的航天服?
陈善广:出舱活动任务中,一名航天员着“海鹰”舱外航天服,一名航天员着“飞天”舱外航天服。两名航天员在气闸舱协同完成出舱前工作,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
未来舱外服更灵活 记者:舱外航天服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陈善广:未来航天服要减轻重量,必须寻找新型的材料,使它更方便灵活,更适合人的操作特点。研发也要兼顾登月服、火星服,在技术特点和结构上会有调整和突破。(记者 廖文根 余建斌)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