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日电布什之后的中美关系会何去何从?美国《侨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张国庆的文章《中美关系:走出选战怪圈》指出,从此番“中国话题”淡出美国选战就可看出,历史的车轮将很难倒退,无论谁上台,都必须认清现实,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并使之为美国恢复经济“元气”做出贡献。
而在明年上半年,人们也会发现,中美关系习惯性的V字型路径将不再受欢迎,也很难再现。
文章转载如下:
布什之后的中美关系会何去何从?奥巴马或麦凯恩会否继续坚持前任对华基本路线?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也是对亚太形势乃至世界形势有巨大影响的问题。
一个很好的迹象是,在2004年大选的基础上,本届美国大选已基本走出以往的选战怪圈,也即恶性炒作“中国话题”,不仅如此,还有望走出新总统上任后中美关系跌入低谷的恶性循环。
应该说,对中美关系未来抱有一定忧虑并非没有道理。曾几何时,在选战中大谈“中国问题”是颇为时髦和受瞩目的事情,而在入主白宫后,出于“惯性”,新总统总是要拿出一些时间与中国重新磨合。不仅如此,本届总统候选人的一些政策倾向也令人关切。
以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为例。在近期的一些表态中,奥巴马将中美间的贸易不平衡归罪于中国,并认为这种不平衡不仅伤害美国,也伤害中国。他表示,一旦入主白宫,“将采取一切可利用的外交手段使得中国改变在人民币汇率上的行为,竭力推动中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并解决中国对外商投资等领域设置的不平等竞争。”他甚至表示,将采取国内法规、诉诸WTO等强硬方式来实现上述目标。
在美国经济处于困顿状态的当下,奥巴马的表态使人联想到,一旦他上台,将很可能为美国经济继续低迷尤其是失业率上升找“替罪羊”,而中国显然是目标之一。加上民主党比较注意中小企业利益,也容易拿人权、宗教等问题说事,中美经贸摩擦乃至政治摩擦加剧都很有可能。
不过今非昔比。时下的中国,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国际影响力,都已是美国人所不可低估的。换句话说,拿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作“替罪羊”,不仅不合时宜,风险也很大。人们注意到,在多种场合,华府一些高官都相继表示,与中国冲突,“美国会很受伤”。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自身外交心态和战略的变化也促成中美关系走向一个新局面。事实上,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努力为中美、中欧、中俄等大国彼此加强在重要问题上的合作制造了更多机会,而中国与欧盟、俄罗斯关系的变化也间接影响到美国对中美关系的认知。显然,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利害关系日趋密切,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参与打击全球安全威胁的行动,并在事关地区安全和繁荣的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在解决朝核危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为使外交有效融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中,中国政府对外交事务给予了更有力的投入,并把加强外交能力作为执政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大国感到惊讶的是,中国在进一步参与国际事务的同时,在利用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为中国利益服务方面也变得更加熟练,而且其进步的速度不亚于经济增长速度,这也迫使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华政策:不仅要懂得尊重对方,也要对中国关心的事情给予充分关注。
更何况,美国自身还处在内外交困的状态,不仅不宜过多树敌,而且其恢复元气多多少少还有赖于中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也即,从最现实的角度出发,华盛顿也需要笑呵呵地与北京谈话而非喊话,因为外面的伊拉克、伊朗、阿富汗、俄罗斯及里面的次贷危机、金融风暴、移民问题、医保改革已够它伤神的了。
而在布什政府留下的政治遗产中,中美关系恰恰是最值得珍惜的。应该说,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布什政府做出过很大贡献。一方面,布什政府对中美关系有比较清楚的定位,“利益攸关者”理念就是最好的阐释。事实上,无论是奥巴马还是麦凯恩,对此也都没有非议。
另一方面,布什政府在处理中美关系的一些敏感问题上,还是能从大局出发,比较平衡和理性地处理关系,承认分歧,也尊重中方立场。能比以往更多地倾听来自北京的声音,更多地站在中国立场上考虑问题,是华盛顿的一个重要的观念变革,值得坚持下去。
而从根本上说,是自身的强大带给中国处理中美关系的底气。对看重实力的美国人来说,一个强大的国家更可能赢得他们的尊重,促使他们理性地处理关系。如今,已很少有美国人会否认中国的崛起,否认中国的重要性,无视与中国对峙的巨大代价。
这也意味着,历史的车轮将很难倒退。无论谁上台,都必须认清现实,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并使之为美国恢复经济“元气”做出贡献。这一点,从此番“中国话题”淡出选战就可看出。而在明年上半年,人们也会发现,中美关系习惯性的V字型路径将不再受欢迎,也很难再现。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