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大学精神的铸就

  一、高等教育面向市场:大学不可回避的现实

  高等教育面向市场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面向市场,就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引入市场机制,运用“市场”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来运营作为公共事业、公益事业的高等教育,使其服务更适应生源市场、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


  (一)积极作用

  高等教育面向市场,意味着质量的提升、效率的改善以及公共经费的更有效运用,具有如下特征。

  1.选择性与多元化

  选择是指消费者可以选择服务数量和质量。在高等教育领域,则是指学生及其家长有意愿、也有可能去选择自己满意的高等学校。其前提是“多元”的教育服务,即应该由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办学主体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2.竞争机制产生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大学也会同企业一样,只能在竞争中生存,在竞争中发展,并靠竞争赢得自己的声誉。竞争可能在校际发生,也可能在学校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之间出现。运用竞争机制,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变压力为动力,起到激励和驱动作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高等教育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3.效益观念明晰

  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能够优化办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大学将会与市场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教育资源,形成政府投入和社会、企业、个人等多渠道提供教育资源的局面,从而大大拓展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4.学生作为“教育消费者”地位确立

  高等教育面向市场,客观上使学生成为“教育消费者”,大学作为“教育消费”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者和经营者,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作为“教育消费者”主体发展的需求和利益,最大限度地从入学至毕业全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和教育服务,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置学生于整个学校管理体系的中心地位。

  5.贴近社会的需求

  高等教育面向市场使大学的人才培养更贴近社会的需求。市场供求规律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必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包括各类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念等。

  6.大学办学自主权扩大

  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能够促使政府转变角色,从而为大学的发展带来实质性转机。大学能够依据其性质、责任和职能,确保办学活动能够真正遵循教育规律和体现自身特点,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不断扩大自主办学的决策权、人事权、财务权和学术权等。

  (二)消极作用

  高等教育面向市场为大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在“推进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正成为高等学校最强音的今天,市场机制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的短期行为,不适应人才成长规律

  高等教育面向市场反映在人才培养上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的短期行为,只瞄准市场需求,不能反映人才培养过程及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虽然体现了用人单位的个别需求,但难以客观地反映宏观经济对专门人才的总需求。

  2.教育目标难实现

  市场调节以经济效益作为目标,难以实现高等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目标。日本广岛大学有本章教授强调指出:“若以营利为目的,就是大学的自杀行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以教育促进对学习者的援助,培养有助于社会进步和学问发展的人才,以学术研究发展学问,以社会服务为社区做出贡献。”①

  3.不利于形成扎实严谨的学术氛围

  高等教育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具有激励和驱动作用,但也容易导致教师的学术研究工作缺乏原创意识和创新精神,学术成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甚至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出现急功近利、学风浮躁甚至学术腐败问题。此类现象是对大学精神的背离与亵渎,其直接后果是教育思想原创性的消失、精神家园的坍塌、道德底线的溃决、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滑坡。长此以往,大学必将难以承担其应有的学术使命与社会责任。

  4.不利于形成团结合作的教师集体教师的教学与学术研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行为,但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绝不是教师个体行为的简单相加,恰恰需要教师之间真诚的集体协作。运用市场机制,过分强调教师之间的竞争,势必会影响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与交流,淡化教师的集体主义观念,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5.造成教师队伍的不合理流动

  为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各大学都在采用多种形式和措施争聘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学与中西部地区的大学差别较大,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大学财力相对匮乏,经济地理环境较差,只好眼巴巴看着“孔雀东南飞”,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流失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高校教师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大学精神的铸就

  消解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大学面对的负面效应问题的“路径或捷径”,便是强力铸就“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最为核心和高度抽象的价值追求,是大学灵魂之所在,在大学的改革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在保证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有效。”②

  (一)大学精神之意蕴

  何谓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基于对大学本质、大学的办学规律以及大学人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的认知,在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声誉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精神是大学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历久弥新的动力和源泉,对于凸显和稳定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举足轻重。它集大学的主客观属性于一体,是大学行为的最高准则。大学以大学精神为核心进行运转,不断把大学精神外化为各种具体可感的事物,使其为人们所认识,并形成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大学精神有共性与个性之分。共性就是指大学所普遍具有的精神;个性则是指大学结合自身传统、地域文化、时代背景等所形成的独特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共性与个性对于大学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共性是大学精神存在的依据,失去了共性,大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个性则使大学在众多的高校中凸显自己的鲜明风格,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正如曾任美国第28任总统、时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伍德罗?威尔逊1907年在哈佛的一次讲演中所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我们相信民主的活力在于多样化,在于各种思想的相互补充、相互竞争。”③

  (二)大学精神之铸就

  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铸就大学精神应理性地正确认识和处理几个辩证关系。

  1.正本清源:处理好市场经济的目的与高等教育的目的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目的不同于市场经济的目的。市场经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追求“效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的“实用性”目的在大学中的误导,会导致大学整体品质的下降和大学精神的失落,影响其发挥培养人才、发展文化和科学、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服务的功能。大学对于世俗功利的追求,不仅会使社会不良风气的纠正缺乏资源和力量,而且会使世俗功利气息随高校学子流传到社会,从而助长社会中的逐利之风,甚至有道无德、有律无格,难以有效实现大学引领社会文明和进步的目的。

  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的“实用性”目的在培养学生上的误导,是将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仅仅确定为获得一张“文凭”,并由此而换来一份“好”工作。这种功利性的学习目的,使学生成为知识水平和人格水平并不平衡的“半面人”,从而难以实现由自然人向健全的社会人、道德人的常态转化。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育人的最高准则或境界则不仅在于工具层面的“实用”,而在于使人的生活更有意义,使人的才能得以更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尊严、人格、权利、自由等得到保证。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实用性目的必须限定在一个恰当的“度”。

  2.科学定向:处理好市场经济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等教育体制也应随之变革。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无视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存在,积极借鉴市场经济规律,引入市场机制,在相当程度和范围内以“市场需求”作为配置教育资源的有效手段。如果不重视经济规律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把高等教育活动视为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就难以准确把握经济社会的变化,尤其是社会劳动力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变化,从而使大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多层面的社会需求。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规律具有二重性,即一方面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也会给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产生阻滞作用。如注重有偿社会服务,忽视教学工作,就是舍本逐末;忽略人才培养周期长的特点,盲目适应市场需求,急功近利,就会造成教育的短期行为;对商品经济的引导不当,就会使高校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产生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致使大学精神衰微,等等。因此,高等教育面向市场,既要充分利用市场的积极作用和有利因素来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要牢牢把握并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运行规则。

  高等教育借鉴市场经济规律,这是以肯定教育与经济两大领域各自的相对独立性为基本前提的。大学的根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大学主要是通过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沟通和衔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指出:“应当澄清这一方面的模糊与混淆: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不适用于教育,包括高等教育。”④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这两者的高度,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考虑和解决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不能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暂时需求来作为调整、改革和规划大学学科、专业和课程等的唯一依据。

  高等教育适应并服务于市场经济,不等于高等教育商品化和市场化。大学既要正视市场、适应市场,又要解剖市场、超越市场。忽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片面狭隘理解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服务”和“适应”,把“教育为市场经济服务”片面地理解为用经济规律、市场规律来取代教育规律,盲目以社会的短时需求为导向或追求,必将严重危害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秉持理念:处理好服务社会与守护大学品格之间的关系

  大学精神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其中,各个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都对大学精神起着决定作用,各个时代大学精神的发展也总是深深地烙上那个时代的印记。投身于社会实践,关注社会现实,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发展的动力。审视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大学作为人才、知识与文化聚集的高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服务社会是大学的重要职责。“如果大学没有加入这一历史发展之中,一些人就认为它成了空中楼阁,落到了时代后面,甚至是反生产力的,"学术"就变成了"贫血"的同义词……如果大学拥有大量的为社会服务的知识,但是缺乏把这些知识用于实践的决心和责任感,那么,公众就会认为大学是无用的,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因此,就不会再为大学提供经费了。”⑤大学要通过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和科技资源为社会服务,并在服务社会过程中获取资源和支持,实现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双赢。但大学在承担起日益增多的社会功能时,千万不要迷失了自我。守护好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正是大学薪火相传的根本保证。当前,有的大学为了迎合一时之需,不惜“放下架子”仓促开设了一些本应由专门学院、专科学校、中等学校甚至进修学校承担的社会急需的“短平快”的实用科目,使大学教育偏离了自身应有的价值尺度。没有长远的人才市场预测,没有超前的大学发展战略,虽然紧步社会后尘,到头来却处处陷于被动,而且往往又适应不了社会需要,滞后于经济发展,甚至落后于市场需求。

  目前,大学服务社会的实践好像步入了一个可怕的怪圈,它越是力图随时适应社会,离社会真正的要求就越远。由于片面理解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过分看重“创收”,有的大学甚至直入商海,组建了许多公司或庞杂的“开发中心”,导致一些社会习气渗入大学校园,冲击甚至是侵蚀了莘莘学子的心灵,也使大学的育人功能和精神面貌发生着变异。

  大学应摒弃过分专业化的功利主义价值观,遵循大学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追求真理、创新知识为鹄的。大学自有大学的“品格”。换言之,大学就是大学,不能只为些许经济利益“见钱眼开”而背离大学的理念、品质和气节。大学作为探索高深学问的机构,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不是消极地顺应社会,而是对社会发挥着批判、监督、匡正和导向的作用,它必须不断地超越社会现实,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必须不断地孕育和产生新思想。因为大学精神在从属于社会精神的同时,更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社会精神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大学精神既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产物,又是社会主流文化的先导者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并且是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成果。“适应”社会需求和“引领”社会进步的统一,乃是现代大学社会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

  4.深度把握:处理好竞争机制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

  大学运用竞争机制,首先,要形成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激励与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激励机制,就是通过科学管理,把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把教师的潜能挖掘出来,使每一位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各负其责,各显其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教师的激励应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以个性服务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前提,以实现管理目标为宗旨。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大学中标准过高的师资管理政策与指标体系及其缺乏应有的伦理度量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量化地把人“肢解”成很多部分而不能整体地去评价,就可能会导致急功近利,给学术垃圾、学术腐败留下生长的空间。因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周期长、见效慢,难以立竿见影地予以量化评价。改革必须既要形成适度的竞争机制,又要创设一种和谐、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既要用外在规范约束人,又要唤醒和调动人的理性自觉;既要建立与完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又要妥善处理好教师的显性工作与隐性工作、定量与定性、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其次,要防止不正当竞争,培养团队精神。高校不是一个经济组织,盲目引入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与刺激机制,不加分析和区别地一味奖掖强者、淘汰弱者,并不完全契合高校的实际。再次,还应做到教师聘任与培养相结合,加强对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与学术水平,促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教师是大学精神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依托或载体,是大学实力与声誉的体现。教师的教学和学术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创造力的心理基础是生存的安全感、职业的稳定感、生活的舒适感以及工作的和谐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使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增加,因此,要特别关注和关爱教师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韦伯在《学术与政治》一书中描述的科学发现或创新是“发生在沙发之上燃一支雪茄之时,或出现在一条缓缓上行的街道的漫步之中”的灵感闪现。只有教师真正把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作为一项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时,才能自觉地将自己全部精力和情感投入到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中,进而才能不断地反思自己,自觉增强自身素质,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运用市场机制,虽然可以驱动教师的教学及学术水平的改进与提高,但这毕竟是在一种外在“压力”之下被动产生的结果,是用危及教师自身生命的沉重代价换取的。有资料显示,知识分子死亡年龄段多为至岁最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所属的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共135人谢世,平均年龄53?3岁。⑥因此,运用竞争机制应以体现人文关怀为保障,应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和自主性,制定一种“宽容”的激励政策,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提供相对“宽裕”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让教师在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学习、生活,使外在的制度、条件的控制转化为教师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诗意地栖居在”高校大地上。

  注释:

  ①陈永明.发达国家是如何实施教师聘任制的N.中国教育报,2003-8-2.

  ②AbrahamFlexner.Universities.AmericanEnglishGermanM.OxfordUniversityPress,1990.354.

  ③肖目,丽日.普林斯顿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51.

  ④王晓辉.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展望———1998年世界高教大会综述N.中国教育报,1999-2-1.

  ⑤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20.

  ⑥刘声.姚凯伦委员:七成知识分子处于“过劳死”边缘呼吁建立知识分子健康管理体系N.中国青年报,2007-3-10.

  TheFormationofUniversitySpiritundertheBackgroundofHigherEducationGearingtotheRequirmentoftheMarketHanYanming

  Abstract:Thefactthathighereducationgearingtotherequirmentofthemarketisinevitableforuniversities.Asfortheformationofuniversityspiritunderthiscircumstance,theuniversitieshavetorealizeandhandleproperly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goalofmarketandthatofhighereducati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lawofmarketorientedecono-myandthatofhighereducation,therelationshipbetweenservingsocietyanduniversitycharacter,aswellastherelationshipbetweencompetitivemachanismandhumanityconcern.Keywords:highereducation,universityspirit,market-orientedeconomy

  Author:HanYanming,professor,PresidentandtutorofdoctoralcandidatesatLinyiNormalCollege(Linyi276005)

  《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韩延明,临沂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临沂276005)
(责任编辑:张勇)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