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四联理发馆的门面十分气派(资料图片) |
改革开放之初的美容室,几位美容师在交流经验,当时是站着为客人服务的 (资料图片) |
1978年重张开始免费美容
6年后请日本专业美容老师讲课
目前设备环境已现代化
四联理发馆第一个引入“美容”业务
1978年12月18日,即将迎来冬至的北京异常寒冷。然而,就在这一天的上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海淀区羊坊店路1号的京西宾馆召开了。
30年后,北京市各个区县1978年的档案将在规定的封存时间后向广大市民陆续开放。那时发生了什么故事,与现在又有着什么样的关联?本报记者将探寻城八区档案馆,为您在30年前的纸卷里一一揭秘。
东城区档案局
资料来源:东城区档案局“东服(78)服务字第7号”
单位:东城区服务修理管理处
涉及资料:《关于四联、二联、鼎新理发馆调整恢复价格的请示》
时间:1978年9月4日
涉及内容摘要:“四联理发馆自从去年停业翻建以来,现已接近竣工……为了满足特殊顾客需要,女部恢复修指甲、摘眉等业务。”
1978年9月底,就在人们准备迎接国庆节时,“文革”期间曾改名为“新风理发馆”的四联理发馆也装修一新,在王府井金鱼胡同西口重新开业。
与此同时,一个名叫鲍秋荣的女孩刚刚中学毕业。那一年,正好赶上社会招工的头一年,待业在家的她听说四联招聘,便瞒着家人去面试,不想竟顺利过关了。
从那时起,她便开始了在四联的学徒生活,同时成为京城第一批与美容“亲密接触”的人,见证了四联30年来的起起伏伏。
1978年
美容就是捎带脚儿干的碎活
回想当年的情形,鲍师傅笑称,当年的修指甲、绞脸、摘眉等热门项目其实根本不能称为美容,只能说是理发师捎带脚儿干的碎活,但已足够让当时的“时髦青年”们兴奋了。
鲍师傅说,当时这种“美容”基本免费,就是在客人理完发以后顺手“拾掇”一下,因此属于每一位客人都能义务享受的服务,完全谈不上什么技巧和手法。
即使有客人专门提出绞脸、摘眉,也只是要求整齐美观。这些人主要是为了参加演出或结婚,谁也不会让师傅为自己设计什么独特的眉型。
1984年
日本美女老师到店内手把手授课
1984年底,四联理发馆再次重新装修,并更名为四联美发厅。这一年,店里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日本著名的女美容师。
鲍秋荣至今都记得,日本老师当时身穿一套红色裙式西装,烫着大波浪卷发,这些服装和发型都是自己和同事从没见过的。
不仅如此,老师的皮肤看起来细腻白皙,红红的嘴唇和细而高挑的眉毛都让鲍师傅羡慕不已: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人?
那时的日本已经是亚洲的美容业前沿。得知自己被选中跟日本老师学艺,鲍师傅惊喜不已。
接下来的两个月,她和三位同事在日本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学会了包括洁面、按摩等美容技术。
“打这儿起,我才知道什么是美容。”鲍师傅感慨道。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