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公安机关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资源,把境外人员管理与出租屋管理相结合,流动人员与境外人员实施同步管理,达到了“底数清,管得住,服务好,发案少”的目标。
近日,记者来到广州市天河区帝景苑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采访,来自印度的生意人苏哈正在此处的社区民警登记台办理护照登记手续。
苏哈告诉记者,2007年开始,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石牌派出所把登记台搬到了小区内,常住和临住的境外人员办理各种手续都非常方便。
领着记者采访的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石牌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戴凌晖告诉记者,在广州常住的外国人数正日益增长,目前全市常住的外国人近两万人,仅天河北商圈的金帝社区就有来自2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人。于是,广州警方采取将外国人纳入实有人口管理的方式,营造和谐人居环境,防止境外人员违法犯罪。在我们采访的金帝社区,境外人员入住登记率达到100%,近4年未发生一起涉外案件。
在帝景苑小区花园,记者看到黑头发与黄头发的孩子们打成一片,不断有外国朋友用中英夹生的语言与外管民警石静打招呼。石静说,在中国,上门走访是警方与居民面对面沟通的常见而有效的工作方式,但是外国居民却对此难以理解:“我又不是坏人,警察你跑到我家里来干什么?”
2003年,石静刚来到社区工作,进行走访时就时常遇到尴尬的时候。一次,石静走访一户外国居民。敲门后,里面的外国居民对此非常抗拒,只打开木门,隔着紧闭的铁门用方言大声地朝她喊话。双方交流有障碍,加上对当地走访形式的不理解,对方说什么也不肯开门,石静只能干着急。后来,屋里的人用电话与其所在公司的翻译通话后才渐渐安静下来,并把电话交给石静接听。这会儿,石静才明白,外国居民看到警察都很抵触,不能理解为什么好端端的警察会跑来他家来。所以,当时社区里的境外人员不理解民警的上门登记工作,采取“冷拒绝”方式抗拒管理。
由于各国各地风俗习惯、管理方式的不同,如何寓管理于服务中,消除境外人员的抵触心理成了社区民警研究的课题。境外人员入境后24小时内要到公安机关办理住宿登记,如不办理不仅要罚款而且将留下违规污点。为了掌握境外人员最新的出入境信息,派出所将临时登记处搬到了小区的物业管理处,在社区安装了“境外人员子系统单机版”,对常住和临住的境外人员进行现场登记,并且主动送证上门,警方对登记后的外国居民给予短信服务,利用派出所的短信群发平台,在其护照签证到期前10天发出提醒短信,有效地解除了他们“住宿登记个人资料有侵犯个人隐私嫌疑”的心理武装,让其感觉到警方是在为其服务。
说起将外国人纳入实有人口管理,戴凌晖还颇有心得。他给记者出了个问题:“两个国家的境外人员在社区发生邻里纠纷时,双方、甚至与民警3方均语言不通,民警该如何去调解?”这种纠纷搞不好就成“国际纠纷”了,这可真把记者难住了。戴凌晖告诉记者,其实很多外国人来广州,也是来投亲靠友的,而且外国人在广州居住的时间一长,周围也会有很多中国朋友和外国朋友,与其自己夹在中间不知如何是好,还不如去找他们的朋友,通过外国人来协助管理外国人,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戴凌晖告诉记者,他们还有一支编外的“多语种调查员”队伍。由于小区居民语种众多,有些只会讲当地“土话”,所以,他们组织了天河辖区3所高校的外语专业或外籍学生一起上门走访。
邓新建 邓王君 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