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当农民们将金灿灿的玉米运回家时,瓦房店市两位老师却在田间地头挑选着废弃的玉米皮。
玉米皮当“墨宝”贴出精美画
威武雄壮的狮子老虎、千姿百态的花鸟鱼虫……乍看上去,眼前这一幅幅画作似铜箔剪贴,又如金线绣成,但经画作主人指点后,记者不禁拍案叫绝,原来这些画都是用普通的玉米皮为原料制成的。近日,记者在位于瓦房店市复州湾镇的瓦房店市第25初级中学美术工作室,见到了这些玉米皮贴画的作者——该学校的老师崔成锋、全厚灵。
从学生作品中得到灵感
崔成锋今年47岁,擅长国画;全厚灵今年41岁,以油画见长。全厚灵老师说,他们经常会在美术课上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些原料来制作手工艺品。“树皮、布头、蛋壳……学生们根据我们的要求,采用了各种原材料来完成创作。”两位老师也在课余时间仔细研究过这些原材料的利弊,结果发现,这些材料不是太过普通,就是很难呈现理想的艺术效果。
2004年,一幅普通的学生手工作品映入他们的眼帘。“那是一个学生用从地头拣回来的玉米皮完成的一幅贴画,虽然它很简陋,但却给了我们创作灵感!”崔成锋介绍说,那幅作品当时已经挂在墙上许久,但一直没有腐烂也没有变色,玉米皮干枯后金黄色的质感给人以自然典雅的感觉。由于学校靠近农村,玉米皮这种原材料的来源可谓随手可得。于是,一到秋收时节,当农民们欣喜地将金灿灿的玉米运回家时,两位老师就走到田间地头,认真地挑选着废弃的玉米皮。
创玉米皮作画独特技艺
要把普通的玉米皮变成一幅幅绚烂多姿的艺术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单说挑选玉米皮,要根据所做图画的特点,选择相应颜色、材质的玉米皮,这样的玉米皮可谓百里挑一,两位老师经常挑选了几麻袋的玉米皮,仅有几个合格的。此外,由于玉米皮干时易破碎,湿后纹络深,皴皱凹凸,粘贴后易变形。倔强的二人反复尝试,最终采用托、烘、熨等多种方法,做成了湿而不卷、燥而不裂的玉米皮贴画。
为了钻研这种独特技艺,崔、全两位老师先后参照树皮画、布贴画、木板烙画、剪纸等多项技艺,通过多次实验,先后解决了玉米皮贴画的防腐、粘贴、护膜、装裱等一个个难题。全厚灵说,他们最初的作品《仕女图》,是淘汰了上百个报废品才最终完成的。从屡次失败中获取经验,两位老师终于总结出花卉、动物、人物等画面特殊的处理方法,玉米皮贴画工艺日趋完善。
欲5年贴出《清明上河图》
记者采访时,两位老师正在制作玉米皮贴画版的《清明上河图》。由于此幅作品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画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画起来已经相当困难,更何况是制作成玉米皮贴画。崔成锋介绍说,由于制作过程繁复,他们已经将《清明上河图》划为5部分分批制作。目前,两位老师已花费了两年时间,合作完成了其中的两部分,预计另外三部分要在三年间完成,“其中最难制作的是《清明上河图》上的题字,这是我们至今没有攻克的难关……”
两位老师告诉记者,通过艺术的形式赋予这些植物新的生命,这是他们人生最大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