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之际,一支“彩虹应急翻译服务队”首次为警方提供及时翻译支持。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分局联合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和成都市特教学校,征集选聘了40名翻译志愿者,成立了首支综合性无障碍应急翻译队伍,翻译语言包括英语、日语、俄语、法语,藏语、彝语、维吾尔语等少数民族语言,以及为聋哑人服务的手语。
就在国庆期间,一对维吾尔族男女走进武侯公安分局办证大厅,尽管手口并用,但正在8号窗口服务的民警旦丽,依然无法完全了解他们的意图。
旦丽当即联系刚刚成立的“彩虹应急翻译服务队”。得到旦丽的电话通知后,数小时前刚当上应急志愿翻译员的西南民族大学维吾尔族学生巴力,马上打开电脑,通过网络视频和正在办证大厅的老乡用维吾尔语聊了起来。在对话中,巴力了解到他们因生活需要想办暂住证,在详细了解了对方姓名、年龄等基本资料后,巴力用标准的普通话“转达”给了旦丽。
据介绍,除视频翻译外,在紧急情况下,警方与翻译们还可采取“三方通话”、“现场翻译”等形式实现合作。
近年来,外国人和少数民族同胞到成都工作、旅游的人数增多,今年以来仅外国人到成都的就已有数万人。少数民族定居武侯区的人数也达到数万人,特别以藏族、彝族、维吾尔族群众居多。部分群众只会简单的汉语,遇到急事、难事沟通起来特别困难。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进一步做强公安基层一线“软实力”,更好地为外国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服务,武侯公安分局决定借助高校志愿者的力量组建无障碍应急翻译服务队。
上岗前,武侯公安分局组织法制、出入境管理部门人员对40名翻译进行“警务”培训。据介绍,应急翻译不具有执法权、不得擅自给予对方法律上的答复、不能激化矛盾、必须保守工作秘密。“所有工作,均须在民警的指导下完成,他们只负责应急援助,如遇复杂的刑事案件我们还会另请专业的警务翻译。”
为了方便志愿翻译人员的工作,武侯公安分局专门为每一位应急翻译志愿者制作了《应急翻译证》,从翻译姓名、编号到翻译语种,都采取中英文对照的方式。由于翻译工作大多集中在基层一线派出所,所以武侯警方在全区的14个派出所设立了翻译志愿者工作站,由派出所的教导员担任工作站站长,负责日常的联络工作。每一位翻译都将入选武侯公安的志愿者人才库。志愿者的工作记录都有据可查,并有志愿者工作鉴定。“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是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更让我们增加了社会实习经历。”应急翻译马艺在采访中告诉记者。
石亿 马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