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学期开学,教材循环使用又被提到议事日程。然而,浙江萧山中、小学在新学期做出了课本循环使用的新规定:新发课本一个字都不能写,否则双倍罚款。原本是保护环境,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好事情,却让众多家长在罚款的压力下另外自买课本,是否已让“循环课本”产生“舍本逐末”的反效果?
“罚款”让家长自掏腰包买课本 新学期开学伊始,记者在浙江省教育书店采访时遇到一位从萧山专门赶来帮孩子买书的家长。
她说,孩子在萧山一所小学读书,这个学期开始学校说课本要循环利用,发给孩子的书到学期末要收回去。
所谓教科书循环使用,即下一届的学生使用上一届用过的课本。而浙江萧山中、小学对爱护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书上都盖着学校的章,规定学生一个字都不能写上去,如果写上了,学校就要双倍罚款。
这一规定引来不少家长对“循环教材”使用的质疑。“不让学生在书上写字,那还怎么学习?”对于不能在书上涂画,有家长担心会影响学习质量。杭州市民刘先生担心地说,不让学生在书本上写字,长此以往必定会让孩子养成读书学习动眼不动手的习惯。
除了对是否会影响孩子学习质量产生担忧,刘先生还对循环教材的卫生状况提出质疑,他说,循环教材是“公用书”,每节课上完了就收上去,第二节课再发下来。“这么多双手摸来摸去,如果有病菌,发生交叉感染怎么办?”
马女士听说女儿以后可能要用别人用过的教科书后,心里很不踏实。“别人用过的书能卫生吗?”尽管很多学校都承诺会对课本做消毒处理,但也只能定期消毒,很难做到每天消毒。“虽说现在的课本不用家长掏钱了,但是我们宁愿自己掏钱买。”马女士表示,为了女儿的健康,她还是决定买新书让她单独使用。
“课本循环利用好处有很多。”面对家长的质疑,萧山区教育局教育科邱老师表示,推行课本循环利用有着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不是所有教材都这样”,他说,现在小学只有《音乐》、《美术》、《科学》和《信息技术》是循环使用的,“主要是因为这几本教材的使用频率相对低一些,每周2至3课时。”
尽管如此,好事并不是一厢情愿地靠强力就能推行的。“罚款”规定导致家长自掏腰包给孩子买课本,这似乎与教材循环使用的初衷渐行渐远。
“一字不着”背离循环教材初衷 在“循环教材”写字双倍罚款的事情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很多人认为,教材循环使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理念,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教育成本,其好处自不必说,但让学生在教材上“一字不着”,势必太过苛刻,现实中也并不可行。
对此,网友普遍提出了三点质疑:一是读书批注是国人几千年来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在教材上“圈点批注”的习惯,因为在课本上随时记下老师讲的难点或是自己的疑惑等,对训练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如果让他们按照校方的硬性规定,时时注意维护教材“形象”,则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虽然循环使用的并不是主科教材,也同样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二是不顾学生学习习惯,一味地强调教材的干净整洁和教材的实际功用,不免给人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的感觉。为了避免被罚款,一些家长干脆为孩子再买一套新书使用,将循环教材存放起来,到时上交。这样一来既造成新的浪费,也失去了循环利用教材的本来意义;三是“双倍罚款”,于法无据,校方有借此渔利之嫌。
而浙江教育出版社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政策出台比较仓促,现在的循环教材无论在纸张还是内容上都很难达到循环再用的要求。“从内容上看,很多教材在内容上没有考虑学生课后作业的问题;而浙江中小学生目前使用的循环教材还是普通纸张,还不能与国外使用的不易撕烂的高价纸张相比,别说使用5年,就是2年都很困难。”该人士指出,如果教材实际完好率低,“循环教材”使用政策只能名存实亡。
“循环”并非“重复” 从程序上来说,学校对学生进行罚款确实于法无据。“罚款”的行政处罚权,只有经过法律、法规或规章授权的行政机关才拥有这一权力。没有法律法规规定,课本上写字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另外,中小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他们并没有经济来源,罚款最终成了家长的负担。
罚款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在杭州天成教育集团黎明校区,两班学生共同使用《品德与社会》课本,老师们就注重培养“护书使者”:为每本书准备了一张纸,左右两边分别写上两个合用书本学生的姓名及学号,每页纸上都留有空白部分,以便于两位使用者进行交流,还可以促进孩子之间的沟通和友谊。
同样在实行“循环课本”的浙江省育才教育集团,校长胡爱玉表示,使用频率相对较低非考试科目进行尝试,萧山中、小学的做法是正确的。但必须意识到,教材循环使用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毕竟学生学习习惯和家长态度的转变,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在推进之初,一定要预先考虑到这些阻力,采用柔性化的手段,做到因势利导,避免激起学生和家长的抵触情绪。”
“课本循环使用是一个综合性课程,关键是要提高学生和家长课本循环使用的意识,学校要在这方面做好教育工作。”胡校长说,目前工作重心还应该放在宣传引导上,要考虑到地域和家庭的差异,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不必强制推行;其次,学期末根据教材在使用过程中的受损程度,由校方决定是否回收,对那些圈点污损严重,不能回收再循环使用的,可以作价由使用人购买收藏;三是加强对回收教材的“无害化”处理,除做好卫生消毒之外,还要做好回收教材的修复工作,如设法消抹掉圈点痕迹,使教材达到重新使用标准。(记者段菁菁 刘莉莉)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