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杜兰会记者马国胜、刘秀礼)10月6日清晨,栾卸村村民李爱国又来到他楼前的椿树下,尽管黑卷尾飞走了一个月,明年春天才会回来,可他还是仰头去看了看空鸟窝。他说:“不看,心里更空。”
这天,晨曦微露,栾卸迎接我们的是音色不同的鸟鸣:“叽叽”、“嘎嘎”、“啾啾”、“啁啁”……有的高昂亮丽,如拨动一曲高山流水;有的圆润如珠,像琵琶声从手指间流动;有的窃窃私语,婉转低回;有的不停啁啾,似呼唤同伴。
忽远忽近的鸟鸣,奏出美妙的秋之曲。
30年前,沙河市栾卸村5000多亩荒山光秃秃,800多户人家的村庄难见几棵树。村民用“常年听不到鸟叫声”来形容栾卸的荒凉。
靠工副业富起来的栾卸人,1990年提出“三年治滩、五年治山、十年建成新农村”的目标。第二年,寸草不生的千亩河滩绿了,久违的布谷鸟回来了,“布谷布谷”的旋律回荡在栾卸上空。
第三年,红枫、花椒、黄栌等13种树开始染绿荒山。喜鹊回来了,“喳喳喳”叫个不停。
第五年头上,全村5200亩荒山披绿。山鸡来了,白头翁来了……“咕咕”、“吼嘿”……众鸟闹起栾卸来。
2001年春,79栋村民住宅楼拔地而起,建筑面积22.58万平方米的新村,被万棵观赏树、10万平方米草坪装点着,栾卸因此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村退耕还林5000亩,山上修了7座人工湖,水面8.5万平方米。栾卸万亩丛林,百亩水面,成了鸟的天堂。
近几年来,村民没见过的鸟多了,没听过的鸟叫声多了。今年9月,到栾卸考察的河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跃峰,拿出鸟类图谱让群众看,没想到村民竟认出了寿带、黄鹂、鹪鹩、天鹅、白鹭等38种鸟,还有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一些鸟无法辨认。吴教授说,栖息栾卸的寿带,在我省很少见。
“近林知鸟音”。护林员李聚海介绍,村民从鸟叫声中能预测天气:“子夜杜鹃啼,来日晒干泥;黄鹂似猫叫,阴雨就来到。”他说鸟鸣联季节:春天,鸟声婉转、活泼;夏天,鸟叫少;秋天,鸟又欢叫;冬天,晴日才有短促、轻弱的鸟声。
李爱国有句口头禅:“鸟是灭虫灵。”他说,鸟多了,村里的树,地里的谷,没了虫子。和其他村民一样,他跟鸟有了感情。黑卷尾叫声是“单辊儿车”,他听到耳朵里是“爱国吃饭”;喜鹊的鸣声是“喳喳喳”,他觉得是叫他“起床吧”。冬天,他常在楼顶上撒点儿玉米,怕鸟饿着。
“鸟鸣村幽”。村党支部书记李长庚告诉笔者,植树护鸟,是爱护地球和自己。鸟声相伴,享受的是安宁与和谐。村里鸟越多越好。
黄涛摄 编后
栾卸多闻鸟鸣声,让我们看到了栾卸村人与鸟和谐相处的情景,听到了自然界最美的天籁之声。栾卸人在鸟息后入睡,在鸟鸣声中醒来,朝有晨清,暮有月明,这不正是人们向往的回归自然的生活吗?
鸟是大自然的天使,鸟鸣声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不少农村难得一听鸟鸣的声音,即使是在空中偶尔划过,也足以让人们的目光追随不舍,或幽幽或短促的鸣叫,往往使我们心神飞扬。树是鸟的天堂。栾卸为什么鸟多?因为有万亩丛林,百亩水面。为什么树多?因为他们明白“植树护鸟是爱护地球和自己”的道理。
在享受现代文明时,我们应该看一看丢了些什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我们应该向栾卸学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