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0月8日消息 从10月11日至明年4月10日,北京私家车每周停驶一天。一项涉及数百万人利益的公共政策,在没有经过民主程序的情况下,在结束单双号限行仅一周后就以通告的形式匆匆出台,令人颇感意外———
“我无意做刁民,但我有权不满”
“周一到周四,哪天不开车,问题都不大。
|
唯独周五,闺女学琴,我得开车把琴拉到老师家里去。偏偏我车尾号是0,周五不能动,我们家住得又偏,不好打车。我们娘俩可怎么办呀?”总惦记这事,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范女士心情很不爽。
9月28日,北京市有关部门发布的有关交通限行的通告,让北京众多有车族陷入苦恼,范女士是其中的一员。
通告说:
从2008年10月1日起,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封存30%公务用车。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中央和北京市所属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务用车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除外),限行范围为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限行时间为0时至24时。
北京10月11日至明年4月10日试行机动车限行措施
北京将封存30%公车 出交通限行新举措
对于停驶公车,人们无不拍手称快,认为“停得还不够,最少停一半”。而对于私家车每周停驶一天,却看法不一。各大网站论坛,“骂声”压倒叫好声。北京单双号限行得力周一早高峰流量下降一半
逾九成被调查者认为私车限行应提交人大审议93.1%的网友认为私车限行应提交人大审议通过后执行;4.5%人认为这项决策应举行听证会通过后执行;仅有2.4%的网友认为限行可以由政府发布行政命令执行。
由此可见,即便人们都希望北京的空气清新起来,北京的交通顺畅起来,但面对限制私家车上路这样的决策,大多数人还是持审慎态度,觉得需要经由人大审议再决定是否可以执行。再次也应该举行听证会,广泛征求民意,通过后再执行。
怎么不听证?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也许有人会说网上调查不可靠,但如果不否认这样的调查结果至少代表了一部分民意,那么,在这部分民意未充分表达之前就出台限行政策,在程序上是否正当?
人们感到最可怕的地方,也正在于此———既然在北京,一纸通告可以每天让数十万辆车停驶,其他地方也就没有什么不可以;既然一纸命令可以让你一周停驶一天,想让你一周停驶三天五天,想来也不会是多难的事儿。
之前的探讨中,无论赞成还是反对,所有人都在一点上有共识,那就是:最终的决策,必须在充分调研、论证,各方意见得到充分表达之后作出,必须是民主程序的结果。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如果要限行,充分征求意见之后,一场唇枪舌剑的听证会是绕不开的程序。
作为现代公共政策的重要程序,听证对于促进和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意义重大。在政策选择中引入了听证程序不仅可以有效抑制和防止政府自利性,解决政策制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可以广纳民意,争取民心,增强政策选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对革新性政策听证,尤为重要。由于革新性政策会触动一些人利益,会引起一些人不满,这种政策的执行往往很难一帆风顺。为了把这种不满控制在不危及社会稳定的范围内,必须对政策内容加以周密、全面的考虑,把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相应的解决措施都预先考虑到。这时候,举行专家听证,可以对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举行利益相关者听证,可以使政府更多地考虑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从而把政策对民众的不利影响减低到最低限度,使政策更公平合理。
然而,我们没有等来这场听证会,却等来限行的通告———让你停你就停,没得商量。
当一项决策没有考虑或者没有充分考虑民意的时候,部分人对它不满,就是很正常的事儿。此时,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者而言,通过“讲理”,将他们的不满消解到最小限度,就是必须的管理智慧。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告诉我们:限行为什么是正当的、合法的。为什么不说理?
接下来的事,还多着呢政策出台,简单,但执行起来,会有很多问题。下面几个,或许是公众最为关心的:第一个:如何让限行更人性化?第二个:如何避免限行成为“专治老百姓”?第三个:如果有人不服,讨要说法的渠道能否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