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丰硕成果——我国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建设成就综述
记者刘铮、杜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步建立,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居民收入增长形势最好、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3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近日指出。
就业由统包统配转向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制度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始终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相联系。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就业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由以统包统配为主逐步转向主要由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
市场机制已经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用人单位作为需求主体、劳动者作为供给主体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主体地位基本确立,人力资源市场发育的客观环境明显改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新机制基本形成。
就业渠道和方式日益多元化。在一些传统就业岗位逐步退出市场的同时,新的职业群体不断形成。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域间流动频繁,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钟点工、弹性工作制等各种就业形式蓬勃发展。
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国城市和大部分县都建立了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窗口的综合性服务场所,对城乡劳动者广泛开展就业政策和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等服务,基本实现了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促进就业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在上世纪90年代颁布实施劳动法的基础上,又先后颁布实施了职业教育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等法规。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建立 长期以来,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主要通过农村特困救济和扶贫来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保障制度缺失问题。
从上世纪90年代起,部分地区开始逐步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6年底,民政部开始在全国进行试点。2006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从200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在全国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明确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随后,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8年8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3823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49万,切实保障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农村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实施,是消除贫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进一步惠及农村困难群众。”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对传统农村社会救济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也是继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带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关系深刻调整。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效地调整了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农民外出务工成为增收的重要途径。2006年全国全部取消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终结。同时,公共财政加大了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农村学生开始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
城镇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多种工资收入形成机制。在工资分配调控方面,国家调控手段不断增加,初步建立了以工资指导线制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为核心的工资管理与调控体系。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得初次分配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收入分配宏观调节能力不断增强,有效矫正了收入分配中市场机制的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经济效率。
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带动下,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快速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1978年到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9倍,年均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1倍,年均实际增长7.1%;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倍,年均实际增长6.9%。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