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魁章笔庄 |
精湛的制笔工艺 |
面对后继无人的窘境,胡魁章何去何从? |
百年“胡魁章”濒临“失传”
核心提示
沈阳胡魁章笔庄古老的手工制笔工艺传承百余年,走到今日却举步维艰,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何去何从?10月15日,记者走进了这家历经百年风雨的沈城老字号。
称雄业内,位列中国毛笔“三杰”
清朝咸丰年间,胡魁章笔庄落户沈阳,至今历经150余年。尽管数次搬家易址,但这块老字号招牌和古老的制笔工艺却传承至今,完好无损。
据史料记载,胡魁章毛笔曾被送进皇宫,得到王公大臣和皇帝的喜爱。它与北京李福寿、上海周虎臣共同形成了中国毛笔中的“三杰”。
胡魁章毛笔有四大特点:尖、齐、圆、健,并自创出了“青山挂雪”、“大狼毫”等名笔,深受文人墨客喜爱。著名书法家幺喜龙就是胡魁章毛笔的铁杆“粉丝”,一出手就是100枝。
作为东北地区惟一一家手工制笔“老字号”,胡魁章笔庄经过150多年发展沿革,现有自制笔四十多种,分为狼毫、兼毫、羊毫三大系列。如今笔庄内虽无“胡魁章”的直系后人,但其制笔工艺流传至今。
冷冷清清,百年老店困于陋巷
笔庄拥有的辉煌历史与制笔工艺如今面临的窘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北中街十王府后巷,有一片平房区,沿着一条羊肠小路兜转了许久,记者才在路的尽头发现了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毛笔作坊”。在店面墙上的格子间,工整的小楷写着胡魁章各种品牌毛笔的名号。
负责“水盆”工序的李世美端坐在一张旧方桌旁的竹椅中,桌上搁着一只盛水的旧火盆,她左手捏着一小撮羊毛、右手持尺余长的象牙色骨梳正在麻利梳理、浸湿。
一盏旧式台灯照亮了方寸间的黑暗,负责“干活”工序的张国茹嘴里叼着一条丝线,将一个个笔头熟练地用线扎牢。
这两位女师傅是目前胡魁章制笔工艺最后的两位传人。
胡魁章毛笔制作工序达40余道,有“干活”、“水盆(活)”之分。“干活”分清、胶、斗、刻等;“水盆”分尖、齐、轧、圆等,后者比前者难,一般工人只能单学单做“干活”或“水盆”,再相配合,才能制成毛笔。
“现在就剩这二位师傅了,如果她们俩有一个人不做了,这工艺就传不下去了……”
后继无人,传承之路在何方
2007年,沈阳胡魁章制笔工艺正式入选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它的文化价值得到了肯定,但笔庄的未来还是让当家人张海先愁眉不展。
“我不是为了钱愁,而是为了事业愁。不管时代怎么发展,传统文化不能丢。一旦丢了,想捡的时候就捡不回来了……”
不光经营者愁,就连制笔的师傅们也在愁绪里矛盾地挣扎。“说实话,手工制笔挺难的,全套工艺掌握下来最起码要三年。我们年岁也大了,本来不想干了,可因为没人学,所以才坚持做到了现在……”
张海先凝望着前辈留下来的招牌,无奈地说:“现在没人爱学这种手艺,就是学会了也难以养活自己。这样长期下去,胡魁章毛笔的制作工艺真的会后继无人。要是这门手艺在我这一代传断了,我就是罪人啊……”
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有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替师傅们找到传承技艺的徒弟。“要是有眼力好、手法利落、不怕脏的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项技术,我们双手表示欢迎!”本报记者 徐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