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救房市是一种短视行为
早报特约评论员 易宪容
房地产市场好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金融危机引发全球各国救市,国内房地产各种救市之声也忽然而起,不少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救市措施。继南京、长沙、宿迁、沈阳、厦门、西安之后,杭州近日也出台了一些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措施:杭州正式发布了《关于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共有24条,涉及户籍落户、公积金房贷、房产交易税费、开发商资金链等方方面面。
|
尽管这些救市之声与政策各不相同,出发点也许也不一样,但是其目的则是一样,就是通过政策的扶持来维持房地产市场继续在高位运行。但是,在房地产市场整体已经进入衰退期的大背景下,这样的一种房地产救市行为其实是一种十分短视的行为。以地方政府有限的财力,是无法与经济规律相抗衡的。
为什么救房市?也许在一些地方政府看来,房地产可以拉动四五十个行业的发展,甚至是扩大内需或居民消费的一个增长点。这里其实有几个概念需要厘清:一是房地产需求是居民消费吗?按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房地产购买从来就不算作居民消费而是算作居民投资。如果是居民投资,那依靠房地产发展来拉动内需有多少关联呢?二是假定买房是居民消费,是可以扩大居民的内需,并且带动几十个行业的发展,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这种内需扩大是建立在绝大多数居民有支付能力的价格水平上。而在目前房价水平上,国内绝大多数居民都没有支付能力进入,那么这样的内需扩大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目前地方政府为什么要救市?就在于房地产销售出现的严重下降,房地产开发商手中持有的住房太多,这不仅影响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也影响相应产业衰退。如果不救市,中国经济将面临着下行的巨大风险。但是销售下降也好,房价下降也罢,其比较的依据是2007年。而2007年其实是房地产泡沫较大的年份,现在的情况如果与2006年、2005年相比,不仅没有下降,增长的幅度其实并不小。即使假定2007年房地产增长速度没有太多的泡沫成分,那么要问的是,这样的增长是否可以持续?2008年是否具有同样发展的条件?如果没有相应的条件,还是要让2008年房地产达到2007年增长水平,恐怕是不现实的事情。
2007年房地产市场的火暴,不仅让房地产市场赚得盆满盘满,而且使房地产相关的产业也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但是,今年房地产市场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房地产市场政策、金融市场环境、房地产购买住房的对象、居民住房消费观念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果房地产开发商仍然以2007年的房价水平,地方政府以过去居民的购买观念,希望让居民进入房地产市场,是不可能的。所以,尽管不少地方政府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所谓的“救市政策”,但是要想恢复2007年房地产市场那样种火暴的场面已经根本不可能了。所以,不要说地方政府所谓房地产的“救市”政策没有多少作用,就是中央政府重新启动什么救市政策,估计作用也十分有限,因此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条件与环境整体发展趋势已经出现了逆转,除非政府希望用一个新泡沫来掩盖旧的泡沫。
因为,假定中央政府要放松房地产的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让目前房地产市场又回到2007年政策原路上去,我们先不说这样的政策的好坏,只要问一下,在目前的高房价下,会有多少人愿意进入?是住房消费者吗?对于高房价,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进入这个市场。是投资者吗?一般来说,这部分人确实有能力进入,但是今年股市的狂跌,早就把刚有一点财富积累的中国中产阶层打得落花流水。再加上世界房地产投资所显现出来的风险,想让国内投资者进入房地产市场恐怕也不容易。可以说,在目前已经变化的市场条件与环境下,政府想通过救市的方式来重温旧梦估计不容易,反之,它至多可能用一个新泡沫掩盖另一个泡沫。由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中国的地方政府对此不得有更多的警惕和权衡吗?(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