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产市场进入冷却阶段 |
| |
楼市随着天气逐渐转凉 |
| |
供求决定购买心态? |
楼市冷淡带火租房市场
楼市随着天气逐渐转凉 钞票随着观望慢慢变厚
核心提示
眼下房产市场,并不需要悲观。任何一个行业不可能总是处在“高温”状态,就像四季的“春、夏、秋、冬”。
经过了几年的升温,房产市场现阶段的“冷却”也是正常的,不过现在是考验一个公司经营运作能力的关键时候。顶过去了,就能赶上下一轮行情,否则就被淘汰出局,生意场就是这样。
对于购房者也是一样,冬天总是要来,但春天并不会远。
|
【冰山一角】卖不出去只能租了
铁西区青年居易一期业主张女士贴在阳台上的售楼广告有一个多月了,据张女士讲,其间她接到过几个电话,但都是问问价格就没有下文了。她说,如果还是卖不出去的话,过几天就再贴一个“出租”的广告。
要价高导致难成交?
张女士说,她的房子是53平方米,卖26万,小区内和她户型一样的房子基本都是这价儿,但她的室内是精装修,里面所有的家电齐全,行话讲“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她说,年初曾有人主动给她27万,她当时没卖,现在想想挺后悔的。至于为什么现在不好卖的原因,她解释说,一是小区内卖房的突然多了,另外,大家都觉得房价还能掉,所以都在“观望”。
张女士所言非虚。在青年居易一期仅有的12幢楼里有7户贴出了出售广告,而且价格也均在4900元/平米左右。
供求决定购买心态?
据青年居易房产中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卖出去房子了,登记的售房信息越来越多,但有意买房的人却寥寥无几。他说,现在他们的工作几乎全是办理租房了。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青年居易不远处的另一家中介,空荡荡的门市内一个老先生在翻阅着报纸,见记者进来后,很热情地向记者询问“是买房还是租房”?当老者得知记者的来意,他连连摇头,现在这个门市都快维持不下去了,亏了半年了,要不是房租没到期,他早就不干了。
他继续说,中介一般是靠介绍卖房赚钱,靠介绍租房维持日常的费用,但今年自己这里买房的几乎没有,租房的也比以往少了很多,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业务了,月月只能眼睁睁的赔钱。
他说,今年年底门市房到期之后,他就回家养老了。
【一叶知秋】 房产中介纷纷改道
青年居易附近的中介绝非个案。
记者了解了沈阳近二十家规模比较大的中介,目前生意不好已经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房是出租市场热
据东盛房产中介公司的张小姐介绍,目前他们公司所有的连锁店加起来每月的卖房成交总和也不过二十余套,折合单店也就二、三套每月,而这个数字比以往大打折扣。
张小姐说,因为他们公司每月的广告宣传投放很多,所以为公司也争取了一些房源和客源,另外,公司业务也是利用了这些资源很用心地积极撮合,否则成交率会更低。
沈阳房城中介的工作人员也印证了张小姐的说法,但他同时也表示,现在的租房市场相对较好,租房的价格也在高位很稳定。
对于是不是很多人由不买房转为租房的说法,他没有否定。
账是越算越难受
其实,无论是大中介也好还是小中介也罢,面对如此颓势,在经营上都是举步维艰。
三经街附近一家小中介的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以他的面积仅15平方米的中介为例,他每个月的房屋租金是1500元,雇员一人工资是每月700元,再加上税费等各种费用,每个月基本开销在3000多元,而这相当于每个月得租出去10套套间或者15套单间,再或者卖出去两个单间,显然现在是达不到的。
他说,大中介是有优势,但除去每月的广告费和员工的工资,每个月还不见得比得上他呢。
他告诉记者,他这个月的月底准备开设家政服务了,一来是摊低一下成本,另外,如果家政市场比较好他准备彻底转行。
赚是多半“1+1”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只他一个,在方圆一公里内记者走了六七家小中介,多半是“1+1”模式,有的是“中介+棋牌社”、有的是“中介+超市”、有的是“中介+彩票站”也有“中介+出租影碟”的。
不仅小中介如此,有的大中介也做起了“兼职”,沈阳最早的有规模的中介君杰房产目前的担保公司业务也是有声有色。
据君杰房产董事长陈众杰介绍,我们是比较早的摆脱单一房产中介业务的公司,一方面担保可以说是房产的上游行业,同时也会对中介业务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所以靠“两条腿”走路对公司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