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效仿欧洲各国的银行注资方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动用2500亿美元收购金融机构股权,从而捅破了金融机构“国有化”这一层窗户纸。尽管欧美各国对于这样一种“大胆”的救市方式仍有争议,两地银行间拆借市场呈现出的松动迹象却让人们看到了一线曙光。
细则一:2500亿美元入股金融机构 当天,美财政部宣布的救市细则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政府将按银行注资方案的条款清单从银行收购2500亿美元的无投票权高级优先股,首批入股对象为包括花旗和高盛在内的九大银行。这也是最引发争议的一个举措,被认为是美国政府自二战以来对私有企业所有权的最大“袭击”。
事实上,在美国国会通过7000亿美元救援计划时,人们还没有想到会通过“政府入股”这么激进的方式来救市。法案中强调的也是通过购买金融机构与抵押贷款相关的问题资产来实施注资。然而事态恶化的速度和程度超出了美国政策制定者的想象,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直接入股金融机构的救市计划也大大刺激了美国财政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证明,“怀柔”政策已经不足以应对危机。
不过,相对于英国对入股银行的苛刻条件,美国政府还是尽量从细节上淡化政府控制的色彩。这份美国版的“国有化”方案并没有要求接受注资的银行取消股息派发,也没有要求高管辞职,只是提出要严格限制高管薪酬、禁止向高管提供“金色降落伞”以及要求相关高管返还此前获得的不合理薪酬等。此前,美国联合经济委员会主席查尔斯·舒默在写给保尔森的一封信中强调,必须通过限制高管激励性薪酬和股息等方法来确保各银行坚持从事“安全、可持续而不是怪异的金融活动”。他说,不应该让这些金融机构觉得获得这些注资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你要让他们看到胡萝卜,但同时也要让他们看到大棒。”
按照各方达成的协议,各大银行对于政府持有的高级优先股,在头五年将每年支付5%的累积股息,五年后年度股息率将调升至9%。政府同时还会收取优先股票面价值的15%作为保证金。这样,如果股价上扬,则纳税人可以分享利益;如果股价走低,损失的也只是保证金部分。
不过,周二美股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巨额注资举措而延续周一的创纪录暴涨,反而因为投资者担心银行利润下降而走低。具有戏剧性的是,周一继英国政府宣布入股皇家苏格兰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劳埃德银行后,这三家银行的股价也都逆市下跌,原因是持股人持有的股票价值因为政府资本的注入而被冲淡了。
对于“国有化”的激进之举,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也出现了分歧。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认为,布什政府此举将使纳税人更有机会拿回被政府用作救市计划的税款,而且会使得财政部对金融机构使用救援资金进行更好的管理。而其对手麦凯恩则强调,收购金融机构股权只能是一项暂时措施,形势如果好转,政府应该尽快从收购股权等救援措施中脱身,因为认真监管才是政府分内之事。
细则二:为2亿美元银行债务提供担保 细则的第二部分规定,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将为近2亿美元的银行债及储蓄存款提供担保,该计划适用于银行同业之间在2008年10月14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发行的无担保优先债,担保时间为3年。这一措施也与眼下欧洲各国的做法类似,目的都是解冻银行间的拆借市场。自危机爆发以来,由于对同业机构的资产质量和信用丧失信心,欧美两地的银行间拆借利率屡屡攀升,与政策利率的利差一再扩大,与此同时各大银行仍在竭力削减同业拆借。恢复银行间拆借市场的活力已经迫在眉睫,这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市场乃至宏观经济平衡的运行。
事实上,得益于近期各国政府出台的救市猛药,全球信贷市场的紧张局面已出现缓解迹象。14日3个月期美元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从前一交易日的4.75%回落至4.64%。上周三该利率一度飙升至5.38%,而一个月前还不到3%。当日欧洲3个月期欧元欧洲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也从前一交易日的5.32%回落至5.24%。与此同时,15日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银行间拆借利率也分别出现9月份以来的首次下降。银行借贷成本的下降对于眼下的金融危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虽然目前欧美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利差仍然分别高达1.5和3个百分点,距离恢复正常还差之甚远,但相比于过去一周,已有许多专家认为“情况有所进步”。
细则三:存款保险范围扩至无息账户 细则的第三部分规定,FDIC将把存款保险覆盖范围扩大至所有无息账户,以帮助小型企业满足日常运营需要。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国会已经将FDIC的储蓄保险上限调至25万美元,据估计这一保险范围可覆盖约68%的小企业存款,新规则则将所余的32%亦纳入保险之列。
美政府出台这一措施的背景是,其国内联邦监管机构注意到,近期小型企业客户正在将存款从中小银行向大银行转移,这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对于整个金融体系来说也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华盛顿斯坦福集团金融服务政策分析师杰里特·塞伯格认为,实施无限额存款保险并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但是能够帮助减少中小银行寻求隔夜拆借失败所带来的威胁。他说:“减少了这种威胁,就可以鼓励银行间彼此拆借,从而有利于恢复信贷市场的正常功能。”(记者 陶冶)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