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而承接产业转移是各国扩大开放的快捷通道,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些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
顾列铭
三次大的产业转移
二次大战以来,世界上有三次大的产业转移: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二是20世纪60至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三是20世纪80至90年代,亚洲“四小龙”以及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低端产业向中国沿海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
但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生产能力的分布很不平衡。接受发达国家转移来的生产能力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非常集中。譬如,2000年,前5个最大的接受国吸收了这种生产能力的78%;前10个最大的接受国吸收了总额的92%。这10个最大的接受国主要是东亚国家,或者是与美国、欧盟建立了区域性贸易安排的发展中国家。相反,那些与主要发达国家联系少、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差、政局动荡、政策多变的国家,则极少能够参与到这一进程中。
而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降低成本;二是市场扩张。国际产业转移所必需的前提和条件主要有产业转移国与接纳国之间存在成本差异、产业转移国与接纳国之间存在产业级差。此外,还必须有能适应全球化经营的载体和环境。
新一轮产业转移则是产业梯度转移规律的具体体现。事实上, 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性、阶段性规律和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二是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梯度推进;三是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以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转移;四是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从进入成熟阶段的技术开始,最终过渡到标准化阶段的技术。
产业转移的趋势和问题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减速,全球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点:一是产业转移速度有所放缓,规模有所降低;二是服务业成为全球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转移结构呈现出软化和高度化;三是生产外包成为全球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普遍方式。
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给国际产业转移带来了新趋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进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则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全球产业调整转移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有以下特点:
第一,转移规模不断扩大,且转移速度有所加快。转移继续以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为主,并呈现出由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过渡的趋势。同时,转移的内容通常是已经标准化的技术和产品,或在转移国已经成熟的产业;并且,产业转移由加工装配开始,逐步向本土化生产过渡。
第二,非股权参与的外包形式引人注目。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都分别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不仅减少了固定投入成本,而且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