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媒体报道称,全世界收费公路14万公里,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占全世界70%。这个数据曾让舆论哗然,而近日,一个关于山西“天罗地网”式公路收费站标识图的帖子也在网上热传。这个帖子只有一张图,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山西省几个市县的收费站。
它也引发了网友们对公路交通收费和设点乱相的关注。(10月15日《信息时报》)
对于这张好像捕鱼似的严严实实的网状图,网友态度不一。但是,当地网友力证该图的可信性。可以说,高速公路发达与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收费公路政策的争议与日俱增。
山西“天罗地网”式公路收费站标识图的帖子,直接表明了当下一个显见的事实:目前的收费公路较多,站点设置过密,尤其是相邻省级之间的收费站,有些间距只有几公里,一些省区一条路在每一个县都设有收费站。
笔者以为,这个帖子可以与此前出现的湖北“逃费地图”的新闻相呼应。二者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公众对自身和社会福利损失不满的表现,也表明目前收费公路的设置不符合基本经济原理。
经济学认为,收费公路的产生主要是为了解决通公路收费降低拥挤成本、增加社会福利。网友曝光山西收费站标识图如同天罗地网,就是对现行部分收费公路的设立没有遵循这一基本经济原理的揭露。现在,一些地方把并不拥挤、具有公共产品特征的免费公路改为收费公路,这不仅降低了现有的通行效率,而且加重了公众负担。更有甚者,个别地方在修建收费公路后,为增加收费公路收入,将平行免费公路毁损,强制车辆走收费公路,这种做法是一种破坏公共资源、损害公众福利的行为。
可以说,随着收费公路数量的增加,特别是一些地方对开放式二级及以下公路实行收费,或先收费后修路,或将既有免费公路转让实行收费,加之收费站点设置过多、过滥,已经引起公众争议,要求职能部门加强监管。特别是限制汽车超载后,收费公路收费标准要合理已成为各方面反映强烈的问题。
网友曝光山西收费站标识图还表明,目前的公路收费不是公众支付意愿的表达。目前的收费公路很多都带有或多或少的垄断性,并且收费公路使用者与收费公路经营者的话语权是不平等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由于这种因素的存在,收费公路经营者有时会滥用市场支配力,这就使收费公路使用者实际支付的费率并不能体现公众支付的意愿。
公路是具有准公共产品特征的混合产品。收费公路产生的经济原因是为了降低拥挤成本,增加社会福利,通过明确界定产权和价格调节机制,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当网友曝光山西收费站标识图和“逃费地图”同时出现,我们有理由发问,靠什么维护和增进公众的福利而不是降低或损失公众福利?(朱四倍作者系教师) (来源:西安晚报)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