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老大妈达瓦央宗在讲述30年来的变迁。 新华社记者蔺以光摄
新华网昆明10月17日电 (记者蔺以光)30年前,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村的达瓦央宗家干了一年农活,年终分红时却欠下生产队360元钱,成为村里“倒挂”第一的农户。
如今,她家住在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藏式高楼里,年收入接近10万元,成为了村里数得上的富户。
达瓦央宗老人今年81岁,穿着一身崭新藏装。她说:“年轻时身体好,牙齿也好,但没有东西吃,有点青稞面能填饱肚子就心满意足了;现在家里条件好了,有钱了,可惜牙齿也掉得差不多了,见到好东西都没法吃了。
”
达瓦央宗从小就生活在金沙江畔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奔子栏村,这个只有700多户人家的小镇是滇藏茶马古道上有名的古渡口。奔子栏的历史可追溯到吐蕃王朝时期,吐蕃大军曾在此驻扎,进藏客商也必须要经此才能直达拉萨。
听到记者问她30年前的事情,达瓦央宗老人皱起了眉头,回想了一会才缓缓开言。她说,1978年年终村里的生产队分红,他们一家人非但没有一分钱进账,扣除了全家10口人的基本口粮折算后,反倒欠下生产队360元钱。
当时的300多元钱对于普通农户来说是一笔巨款,曾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虽然达瓦央宗家祖祖辈辈都是手工艺巧匠,可是以前只敢在家里偷偷摸摸地做一些供自家和亲戚朋友用,根本挣不了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时大家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了。达瓦央宗老人说着说着就激动起来。“我一共生了7个儿女,其中二儿子格茸是最能干的,手艺最好,擅长制作藏式折桌、糌粑盒和木碗。改革开放以后,他的能力就显现出来了。1980年,他就挣了接近1000元钱,这让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还专门吃了顿羊肉呢。”
1985年,德钦县表彰勤劳致富“万元户”,格茸上了头榜。达瓦央宗一家从此放开了手脚,在干好农活的同时大力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往后的10多年里,政策越来越好,达瓦央宗一家人理直气壮地勤劳致富。
1998年以后,长江中上游天然林全面禁伐,迪庆州告别“木头财政”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迪庆州重要的旅游地,奔子栏镇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整了从香格里拉到奔子栏的公路。奔子栏以及邻近的东竹林寺被列入了迪庆州旅游环线,海内外游客也纷至沓来。
糌粑盒和木碗等藏民家中普通的物件成为了受游客欢迎的手工艺品,达瓦央宗家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他们把老房子改成了工厂,把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工人,并采用订单生产,从别人手中收购粗料,经过整形、打磨、上彩,制成既美观又实用的工艺品后销售。
达瓦央宗家很快奠定了殷实的家底,成为村里的富裕人家,还带动了一批人致富。现在奔子栏村从事民族工艺品加工的人家就有80多户,年产值接近1000万元。
达瓦央宗老人的家里装饰得富丽堂皇,两院总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的藏式房屋,雕梁画栋,各色家用电器也一应俱全。
老人说:“这座漂亮的大宅子就是靠木碗这些以前觉得不起眼的小东西挣来的。我年轻的时候最远就去过德钦县城,后来家里有钱了,我和儿子到昆明、成都和拉萨去旅游过,去拉萨的时候还是坐飞机呢,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事情。”
最后,达瓦央宗老人自豪地给记者看她的重孙女斯那永争的三好学生奖状。斯那永争今年在香格里拉县红旗小学上4年级,品学兼优。老人说,她的7个子女中现在4个小的都已经在香格里拉县工作,从农村人变成了城里人了。二儿子格茸买了辆卡车运货,另外两个子女买了小轿车。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