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朱瑶)在今天举行的“《经济热点名人访》——“农业部专家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上,中国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局长甘士明总结了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的30年过程中发生的五个深刻变化。
他指出,乡镇企业经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辉煌的成就。它不仅对整个经济结构中,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对国民经济整个协调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说,乡镇企业最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整个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贡献上,现在农村经济结构的70%都是乡镇的创造的,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也做出了非常有利的探索。乡镇企业在今天改革开放的30年的过程中,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尤其是体制机制创新上,不是完全意义上集体所有制的形式,现在全国95%以上的乡镇企业,都改制成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个体私营企业。
随着企业的改制,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所生产的产品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和门类,现在我们国家60%的产业都被乡镇企业收买,75%的创新来自乡镇企业,不仅是农民,包括城镇的一些居民就业,75%是乡镇企业创造的。
甘士明指出,第三个变化就是乡镇企业的区域产业发展。过去的乡镇企业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分散的产业格局,现在通过建立乡镇企业园区,许多企业都集中在这些园区里,进行发展和进行建设。不仅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扩大区域产业经营规模,区域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农村服务业的兴起,使一部分人口向这些产业集中区来进行聚集,通过农村产业化带动农业,通过小产业带动新农村,通过工业化来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乡镇企业第四个变化在于在如何促进区域的可协调发展。现在的乡镇企业实现了区域发展战略,开展东西部合作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大部分工业产业向西部转移,通过十年的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差距在缩小。中西部地区要追赶东部,缩小区域差别还需要东部产业转移来带动中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来推进中西部的整个产业振兴。
“第五个变化是乡镇企业如何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走出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子。”,甘士明说。这是我们今天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现在,东部地区开始实现村企互动,每一个企业联系一个新农村,通过企业的经济传导、技术的传导、工业文明的传导以及对相关的工业事业的支持,使新农村建设也开始在逐步发生变化。现在东部地区有一些管理模式,既是一个乡镇企业的股份制企业,又是一个村委会,两牌子一套人马,通过企业来带动新农村的发展,我认为这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