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转向通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本报记者 杜艳 定军 北京报道
10月16日下午,中国银监会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在一种隐隐的严肃气氛中,静悄悄地召开。
作为一季一次的例行会议,每次的季度形势分析会都成为银行业理解监管层风险判断的风向标,并成为其安排下阶段工作部署的重要依据。
本次会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的集中爆发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经济下行的趋势还会继续,而“新兴经济体无法独善其身于国际环境之外”。
刘明康认为,虽然国内总体经济形势运行比较平稳,但是宏观调控的风险和外部环境对中国的冲击正在加大,同时国内的经济不稳定因素在增加。
银监会认为,目前国内经济风险存在于四大方面:一是通胀转向通缩的可能性在增大,二是国内资本流入转为流出的可能性在增强,三是信贷紧缩形势下,国内的非法集资形势比较严峻,四是中国经济不稳定的因素在增加。
而具体到银行业,部分产业领域的信贷风险、集团客户风险、房地产信贷风险、表外业务风险、操作风险、对外投融资风险等,都将日益显现。
对此,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10月1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已引起国务院高度关注,正在研究并准备出台一系列的措施。
通缩可能性
一切似乎是一场更深入的危机的开始。
10月16日,花旗集团第三财季损失28亿美元,并已经削减11000个工作岗位;瑞银集团迫于艰难的形势,不得不接受政府提出的高达592亿美元的援救计划;德联邦议院通过了近5000亿欧元的救市计划;韩国股市汇市全面下跌,国内7大银行陷入困境,韩国政府紧急磋商救市。
对此,刘明康认为,这场兴起于次贷的金融动荡“不会在短期内结束”。他认为,实体经济将会遭受严重的冲击,全球经济下行的趋势还会继续。
这与众多研究机构的判断基本一致。摩根斯坦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预测,2009年,美国的经济将出现负增长,欧洲经济将为零增长,而日本则将出现负增长,已经连续十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中国,将首次下调到10%的区间以下,为8.2%。
面对已经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刘明康认为,“新兴的经济体也无法独善其身”。最关键的是,对中国的影响会有多少。
对于目前的经济形势,银监会的总体判断是:总体经济运行比较平稳,但是宏观调控的风险和外部的冲击正在加大。
房贷压力明显
而今年以来持续低迷的房地产业,可能成为表现最明显的例证,也成为最大的风险点之一。
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刘明康对此毫不讳言,他明确指出,商业银行必须高度关注房地产信贷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来自未来不良率的反弹压力,而价格下跌,观望预期盛行,成交量萎缩。另外,房地产商的资金链紧张和个人还款能力波动等都将成为风险的催化剂。
从今年全国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状况看,除了1月份新增较多外,其余月份均较去年同比大幅低增。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商业银行个人商业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32625亿元,住房公积金贷款5552亿元。今年前9个月,全国商业个人按揭贷款新增2503亿元,而去年同期为7000多亿元。
分月份看,1-9月份的全国商业个人住房按揭单月新增分别为:707亿元、67亿元、253亿元、162亿元、297亿元、395亿元、244亿元、177亿元、201亿元。
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1月份的新增猛增,主要是因为去年年底信贷规模控制,不少银行把去年没有发放的贷款挪在了今年发放。而2-7月份较去年同期的大幅下滑则反映了今年真实的成交量水平。
今年9月份,本来该是往年的“黄金季末”,但是数据同样不容乐观,作为房贷的主力,工、农、中、建四大行的个人商业住房按揭贷款当月新增分别约为:50亿元、8亿元、23亿元、66亿元。总规模不及去年的三分之一。
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总体看个人按揭的不良率不算高,该行的不良率只有0.8%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
但全国的情况并不尽相同,在某些局部地区已经反映出房贷不良贷款上升的势头。
相关数据显示,3月末,某内地省份房地产业贷款229.1亿元,其中不良贷款33.2亿元,不良比例高达14.48%。分开看,开发商贷款和个人购房贷款不良率分别为25.91%和13.82%,而去年同期,这两项不良率分别约为20%和10%。
王庆认为,在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存在下滑可能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能否有效调控,将成为决定中国经济“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的关键。
银行风险加剧
显然,银行的风险并不仅止于房地产。
刘明康在会上指出,宏观经济增长下行的情况下,要尤其警惕行业风险,尤其是集团客户的信贷风险。
监管部门统计显示,今年5月份,19家银行共有2000多个大客户在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关联结构、核心主业情况、现金流波动情况、负债率情况等五个方面出现风险预警信号,比年初有所增加。预警客户贷款和授信余额均占全部大客户的10%以上。
据统计,上述预警客户不良贷款余额占全部大客户的一半以上,平均不良贷款率9%,而19家银行的大客户平均不良率才2.4%。
另外,表外业务风险,成为银监会预警的第二大风险点。
相关人士指出,表外业务风险,主要来自金融创新领域,如去年下半年以来盛行的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等。
其次,操作风险成为其强调的第三大风险点。刘明康指出,要严格进行案件防控、特别是大案要案的防控工作,这项工作要长期进行。
而次贷后的对外投融资风险,成为刘明康语重心长嘱咐的最后一项风险。
除了受累于次贷、雷曼和美林的债券等之外,中资机构的不少海外股权投资也已经损失不菲。
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刘明康指出,未来要在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前提下,将工作重点将放在六大方面。
一是,继续加大农业的信贷投入,确保农业增产;二是,要有效防范各类信用风险;三是,加强境外投资业务的风险防范;四是,加强管理,规范中间业务;五是,加强信息科技建设;六是,在金融风险提高的情况下,要抓住机遇,调整业务结构和经营方式。
宏调转向?
与刘明康的判断类似,分析机构对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即将发布的第三季度经济数据预判认为,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5.2%,增幅比去年的18.5%降低3个百分点以上,也比今年前8个月的15.7%进一步降低。
权威专家指出,一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19%附近区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在16%左右时,对应的GDP增速为10%。由此判断,今年前三季度GDP增幅已经在10%附近。由于三季度工业增幅大降,第三季度GDP增速在10%以下,似已成为定局。
中金公司、摩根斯坦利等投行的宏观分析均认为:由于外需放缓,明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出口转内销将使工业制成品的价格面临负增长压力;另外,9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仅为9.43%,这是2005年以来首次下滑到10%以下的水平,其暗示未来的消费增长乏力的可能;中电联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全社会用电增幅、工业用电增幅都在10%以下,表明了投资与生产的增长在大幅下滑。
针对外需萎缩、内需增长乏力的情况,国家统计局的一位人士指出,政府可以启动内需,比如储备一些投资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在经济存下行压力的时候适时放出来。”
同时政府可以扩大廉租房的投资,促进房地产快速平稳较快增长。对于增加居民消费方面,可以适当减税,达到藏富于民的效果。对于具体企业的困难,也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生存环境。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记者,目前经济已经进入新的临界点,需要大力调整思路,明年有必要的话,实施“三保”调控政策,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金融稳定,保持资本市场稳定。
3个月前,国务院适应经济下降的严峻局面,将年初的“双防”政策(即防止经济由变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变成全面通胀),变更为“一保一防”,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物价转为全面通胀。但是明年“一保一防”政策似乎需要继续改弦易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