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考古发掘现场。作 者:龚读法
出土的良渚文化中期的石钺、石镞、玉管以及双鼻壶、圈足盆等器物。作 者:龚读法
中新网杭州10月17日电 (记者龚读法)2008年9月至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临平灯笼山遗址良渚文化考古发掘现场捷报频传,陆续出土了良渚文化中期的石钺、石镞、玉管以及双鼻壶、圈足盆等器物。
据了解,此次考古发掘工作是配合杭州市余杭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而进行的抢救性发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杭博物馆联合组成的考古调查队对余杭经济开发区进行考古勘探、调查。
灯笼山遗址发现于今年9月初,初步发掘结果表明灯笼山遗址是良渚文化中期略偏晚的一个史前墓地,构成相对独立的良渚文化聚落。
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丁品介绍,这样的墓葬群很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家族的公共墓地。从10月开始清理了3、4座墓葬,从4号墓发现了石钺、石镞、小玉管以及陶鼎、陶豆、陶尊等器物。13日下午,考古队员在5号墓发现了双鼻壶和圈足盆;在短小的5号墓坑里遗存着头颅和一段左臂尺骨,墓主人身长约1米多,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是一具在家族中有一定地位的未成年人残骸。在15日清理6号墓时,发现了两件玉锥饰,还有一些玉管和陶器。17日清理7号墓时,因为被晚期有一定程度的扰乱破坏,随葬品中的玉管、陶鼎、陶豆和陶壶显得不完整,初步判断是较标准的良渚小墓,目前陶器已封存,等待后期修复和鉴定。
据了解,考古调查队目前已发掘墓葬7座,清理面积约1000平方米。灯笼山遗址的现场发掘工作将持续到12月中下旬。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