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志愿者接受心理辅导
备受关注和追捧导致心理落差 首条志愿者心理热线年底开通
竞报讯(记者邓跃)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结束一个月后,担任志愿者的大学生们从备受关注和追捧,到重新回到学校扮演普通学生,身份转换的心理落差,成了他们近期表现出的最普遍的心理问题。昨天,200多名曾担任过志愿服务的大学生,集体接受了一次心理支持辅导。
北京市青年宫主任冯青松昨天表示,本市首条针对青年志愿者心理咨询的心理健康热线将在年底开通。
■现象1
身份落差左右心情曲线
“那个时候很激动,每天都很新鲜。但8月20日后,突然就觉得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事,开始有烦恼和忧郁的情绪了。”昨天上午,奥运会期间担任首都机场志愿者的大学生姚斌,向心理专家解释了自己所画的一幅心理变化曲线图。
“初期,由于受到重视、对工作充满期待、社会地位提高等因素,志愿者通常会表现出兴奋、激动的情绪。”同样担任过奥运会志愿服务的北京大学教授高一虹介绍,自己曾做过17年志愿服务,但始终不被重视。“奥运会这几十天里,几乎全世界都知道我当志愿者了。”
高一虹表示,社会和志愿者本人对身份的过高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后期的失落感。
■建议
停止工作接受心理干预
奥运志愿者培训专家陆小娅:从事志愿服务过程中,如果志愿者出现了较大的心理情绪起伏,应立即停止工作,接受心理干预。正确理解志愿服务工作和理性判断志愿者身份,才是减少这种心理落差的有效方法。
■现象2
对工作存在一些误解
“被分到T1、T2航站楼服务的同学,就会表现得很羡慕在T3工作的人。每天都在抱怨没什么事可做,或一天见不到什么名人。”姚斌说。同时,不少以前曾在志愿服务中享受过被高度尊重的学生,在奥运会服务期间无法接受部分外国游客的不友善行为。
专家认为,对于志愿者工作的误解,也是造成学生心理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会普遍将奥运志愿者看成是很风光的人,并赋予了过多的关注、尊重。”
■建议
隆重表彰可缓解失落感
中科院心理学博士高文斌:同伴间的分享很重要。学校、机构可通过一场较隆重的表彰会,正式向志愿者“宣告”工作结束。以此帮助他们完成角色转换。
高一虹:在表彰过程中,每个人应做一份个体的总结,而不是千人一面的业绩汇报。同时,更要避免在表彰会期间出现“造星”运动,以免让部分学生的身份、角色更加无法转换。
■相关新闻
志愿者心理支持应长期开展
竞报讯(记者邓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石林介绍,在一份针对北京8所高校79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学生中的1/3认为自己存在郁闷、无聊、迷茫的情绪。专家表示,通过志愿服务,人们可以产生被需要、主动付出和得到尊重的幸福感,这也可以化解部分抑郁情绪。
石林表示,关于志愿服务的心理支持应随之长期开展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