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开封十月十九日电 题:朱仙镇“待字闺中”人未识 期待涅槃重生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一池看不见游鱼的运粮河,几片残败的荷花,三三两两的游客,这里便是朱仙镇木版年画一条街。
“放眼中国,能在文化旅游资源上赶上朱仙镇的并不多,但它今天确实落后了!”十九日,开封市朱仙镇官员一连用几个“汗颜”,向前来采访的记者深表遗憾地说。
的确,在中国历史上,朱仙镇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腕”,鼎盛时期,和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当时,全镇人口二十七万,商户五万多家,可谓盛极一时。但如今,在其他三个名镇都续写辉煌的映衬下,朱仙镇显得没落起来。
尚剑飞,朱仙镇镇长,在他的名片上赫然印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最美村镇、中国木版年画之乡”的字样,这是让其引以为豪的地方。
“因水而兴,因水而败。”站在朱仙镇运粮河畔,这位曾做过近十年宣传工作的“乡官”说,清雍正至光绪一百多年间,黄河屡次决堤改道,运粮河道淤塞,至一九00年,朱仙镇赖以发展的水运已完全断绝。“水陆交通枢纽地位消失,盛极一时的朱仙镇也走向了衰落。”
不过,尚剑飞也坦言,新的历史时期,朱仙镇自身的条件也阻碍了其复兴。
目前,朱仙镇各景点尚无一处合格的停车场和水冲式厕所。更奇怪的是,朱仙镇离开封不足二十公里的距离还有一个收费站。一个收费站,隔断了朱仙镇和开封、郑州的联系。
值得期待的是,在河南“文化强省”理念的推动下,朱仙镇新一轮的复兴计划已拉开帷幕。
尚剑飞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曾先后三次就朱仙镇的开发建设作出批示;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带领十一个省厅局负责人到此调研。目前,当地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等已相继出台。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北方古镇游的代表。”对于朱仙镇定位,尚剑飞如此表述。他说,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撑的千年古镇重展风采,并以此带动产业和人口的发展聚集,实现朱仙镇全面复兴。
据了解,朱仙镇的文化包括独具魅力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千古流芳的民族英雄岳飞,古行业文化,庙会文化,伊斯兰文化,关羽文化……
“这个机遇,我们不能再丧失了。”尚剑飞表示,当地还将借鉴江南周庄、乌镇等地对景区整体策划、包装的成功经验,寻求国内外知名策划公司进入朱仙镇,对各个景点进行高品位策划和推介。“真正让待字闺中的朱仙镇被世人所熟识!”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