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素称“天府之国”,地处长江上游,与黄河源头接壤,境内江河纵横,是“千河之省”。我省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其生态环境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我省的长远发展,对促进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安全和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是保护了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施天保工程后,我们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落实森林管护责任面积2.88亿亩,全省森林资源采伐限额年消耗量由 “九五”时期的1700多万立方米减少到 “十五”时期的650多万立方米,10年累计减少天然林资源消耗90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少采伐天然林860万亩。全省森林面积由工程实施之初的17580万亩上升到22740万亩,活立木总蓄积由14.65亿立方米增加到16.7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4.23%提高到31.27%,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全省自然保护区由46个增加到117个,保护面积由2.8万平方公里上升到7.5万平方公里。全省5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大量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提供的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固碳制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游憩等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总计11439亿元。
二是调整了林区产业结构,林农收入显著增加。天保工程10年累计完成中央投资154.66亿元,推动了生态旅游、干果、木本药材、竹业、生物质能源林等特色林业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多元化生态经济发展步伐,改变了天保工程实施前林业“木头产业”和重点林区县“木头财政”的局面,林区农民从产业结构调整中直接受益。2007年,全省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691亿元,是1997年的8倍多;农民从中获得人均纯收入406元。
三是较好地安置了林业从业富余人员,林区社会和谐稳定。通过一次性安置、从事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设、种苗工程及林下资源开发等渠道,妥善分流安置林业富余人员,工程区林业职工人数减少了45%;近12万名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省和地方养老保险统筹,逐步建立了林业职工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四项”保险,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林业职工统筹外项目费用、医疗费、抚恤费等历史拖欠得到初步解决,保持了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七大把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我们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确立了“建设生态四川、打造绿色天府”的奋斗目标,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5·12”汶川特大地震使我省生态系统功能严重受损,直接影响长江流域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实施生态修复,任务艰巨繁重,刻不容缓,这对我省林业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推进天保工程持续健康发展。要按照灾后生态修复重建规划的要求,通过人工植苗造林、封山育林、人工点撒播等多种方式,尽快修复灾区林草植被;通过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恢复重建工业原料林、经济林基地,促进林业产业恢复发展。要全面总结天保工程建设10年来的经验和做法,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要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总体要求,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创新工程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加快发展工程后续产业,探索建立天然林保护长效机制。要深入推进天保工程改革,扎实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努力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发达的生态经济、繁荣的生态文化,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