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十月二十一日电 (记者索有为)广交会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在美国金融海啸蔓延之际,其成交额和到会采购商等情况更为世人所关注。
本届广交会开幕以来,欧美客商减少场面冷清、参展商订单减少成交下滑的报道和分析不绝于耳。
而据广交会官方公布的数据,本届广交会第一期到会境外采购商共八万七千人,出口累计成交则达一百六十多亿美元。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慕新海说,由于本届广交会分三期举办,展区布局、展品类别等都进行了较大调整,上述指标与往届均不具有可比性。
据了解,本届广交会分三期举办,展期由六天变为五天,展区设置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来在一期展出的服装、家用纺织品、纺织原料面料、抽纱、地毯及挂毯、裘革皮羽绒及制品、鞋帽、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械等产品调整到第三期展出。
从一期情况看,欧盟、中东和美国列成交额前三位,依次为四十六点一亿、二十七点五亿和十六点三亿美元。到会的美国客商虽然明显减少,但与美国的成交额依然名列第三位。
记者注意到,本届广交会上,那些产品缺乏竞争力、低附加值的企业倍感“冷清”,有时一天都接待不了几位客商的咨询;而依靠自主创新、竞争力强的外贸企业受影响则相对较小。
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照明事业部营销总监陆舜说,尽管全球市场低迷,但是由于雪莱特的灯具技术含量较高,质量稳定可靠,并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因此,今年雪莱特的节能灯具在美国市场至少增长了百分之六十,增长态势良好。
据了解,在本届广交会上,中国推出更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大力推动高附加值、原创产品出口。两万多家参展企业中,有一千七百多家具有知识产权、注重创新的企业进入品牌展区,其中品牌展位从上届的不足六千增加至近万个。
广交会最终成交效果和采购商到会情况究竟怎样,中国外贸企业未来的经营前景能否柳暗花明?此间业界人士指出,现在言说可能还为时稍早,只有在三期结束后才能全面评估。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