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月22日,本报B3版《文化眼》上刊发了一篇评论:《请为艺术留一块“自留地”》,引起广泛反响。许多读者来电表示,四川当代艺术家堪称四川文化的金字招牌,在国内外声名远扬,他们以自己的坚守与创作,给了城市贡献,城市应该怎样关注他们的困境与希冀?由此,记者再探“艺术区”,奉上追踪报道。
本报记者 裴蕾
再过一个月,著名画家周春芽将搬到成都三圣乡“荷塘月色”的新工作室,离开5年前他和朋友创立的位于成都簇桥的蓝顶艺术中心。因为他已受不了周边的甲醛气味与锯木头声音。
年轻画家詹灵娟、程毅,今年里却都从重庆,“漂”进了周边环境同样恶劣的位于新都的北村艺术区,因为工作室租金低廉,交流方便。
在成都,“蓝顶”、“浓园”、“北村”等几大艺术区已渐成城市的一道文化景观,艺术家在其中怎样生活着?
生活:
用摇滚乐对抗噪音
记者来到蓝顶艺术中心,看到几间画家自建的工作室,被周围林立的家具厂“包围”着。运送木材的货车高分贝的喇叭声、锯木头的吱吱声,在这里合成了一种刺耳的“混响”,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甲醛气味。在一间100平方米的宽敞画室,艺术家刁毅正在专心创作一幅人像油画,交替挥舞两支沾满颜料的画笔。音响里“怒吼”着摇滚音乐,为他作画“伴奏”——这是他对抗外界噪音的“秘方”。
“自从附近建起了家具厂,锯木头的声音就成了我们画画时的背景音乐。”刁毅告诉记者,更伤心的是,工作室后面有一条小河,每遇暴雨就会涨水,“前段时间把画室都淹了,损失了一些已经完成的画作。”
记者又来到位于新都的北村艺术区。这个建于一片7800平方米厂房中的艺术区,对面不远处就是化工厂高耸的烟囱,墙外就是铁路,时时能听到火车轰鸣而过,巨大的噪音挑战人的神经。
重庆画家程毅的工作室就在这里,140平方米的又宽又高的空间,是他潜心创作的宝地。今年7月,在北村“村长”刘勇的邀请下,他来到这里,以每平方米月租4元的价格,租了一间工作室。而他的宿舍很小,在工作室外的一排平房里,月租为每平方米6元。每天除了中午到门卫大爷处打饭吃,程毅整天都在作画。如果有“村民”的画卖了个好价钱,大家就相约出去大吃一顿。
生意:
新锐艺术家还需“啃老”
北村艺术区A07工作室属于重庆姑娘詹灵娟,她从今年1月租下这个工作室后,还没有卖出一张画。程毅7月来了后在卖画上也一直没有斩获。
“我们来这里的目的是创作,并不是卖画。”詹灵娟告诉记者,绘画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有一个“理想国”可以让她全心创作就已足够。
然而,绘画的成本并不低:最差的画布也要几十元钱一米,一般的画框要一两百元一个,再加上颜料和日常开销,每月至少需要几千元。程毅告诉记者,“我现在的开销靠的是在重庆卖画赚的钱。”入住蓝顶艺术中心的阿嘉娜今年也没卖出几张画,她戏称自己有时还要“啃老”(即依靠父母资助)。
“今年的全球金融动荡,对本土艺术家会有一定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年轻艺术家。”周春芽坦言,“市场已经成熟的艺术家受到影响较小,但市场正处培育期的艺术家会有些扛不住了。”
生存:
更“纯粹”的艺术区
记者发现,和上海莫干山、北京798不同,成都的“艺术区”更多一种本真的味道,即艺术家的自由创作空间。但在这里看不到林立的画廊、艺术中介机构、咖啡馆,嗅不到浓厚的商业气息。
“一般都是画廊、策展人自己找上门来,而且以外地的居多。”程毅告诉记者,除开创作,他没有多余的精力来为自己的画做营销,只能依靠“艺术区”这一平台。“如果不进行商业运作,艺术家很有可能陷入困境。”刘勇表示,目前“北村”希望依托一些高规格学术活动,来吸引真正的藏家和经纪商。
蓝顶艺术中心的情况也相似。5年里“蓝顶”的艺术家由4名壮大到50多名,在国内外已有名气,但除了市场渠道相对成熟的艺术家外,其他人也只有等待藏家和艺术品商人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