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
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132.3亿元。20年后的1998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1万亿元,是改革开放之初的10倍。
2003年,全国财政收入又跃过两万亿元大关,2005年超过3万亿元,2006年接近4万亿元,2007年突破5万亿元大关。
今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高增幅,前9个月全国财政收入达到48946.86亿元,同比增长25.8%。
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维护改革发展的大局,推进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构建科学管理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健全完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充分运用税收、预算、国债、转移支付、贴息、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在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后,我国先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分别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部分地区、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带来的挑战。目前,财政部不仅有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也有了治理通货紧缩的成功实践。
为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1994年,我国全面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又通过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出口退税分担机制改革、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了省以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规范了财政分配关系。全国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地方财政统筹能力的明显增强,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地区协调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通过全面实施税制改革,我国初步建立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种相配合,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调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税制体系。2003年以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我国及时调整了个人所得税政策和消费税等政策,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开展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等,进一步规范了国家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强化了税收调节经济和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公共服务投入 近年来,财政支农措施之多、力度之大,农民受惠之实、满意程度之高,是历史少有的。在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同时,财政部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5800多亿元。财政支农资金的不断增加,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等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要求,我国财政资金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着重保障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我国增加了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重点加大在“三农”、教育、科技、就业、社会保障、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投入,稳步推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
近年来,中央财政实施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特别是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和强制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西部地区污水管网、污染减排监管体系等建设,加快建立促进节能减排新机制。此外,我国建立了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鼓励地方安排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和奖励。
30年来,预算法、会计法、审计法、政府采购法、行政许可法等有关财政方面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有力地促进了财政的依法管理和科学管理,财政运行日趋规范。预算管理不断规范,逐步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会计、审计制度等基础建设不断加强,财政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贯穿财政运行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检查机制初步形成,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
本报北京10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