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0月22日电(李富、陈国民)据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文体局提供的消息,巴林左旗把皮影四大名班的重点传承人组织起来,录音录像,整理演奏曲调,记录艺人的从艺经历,对各行当的唱腔、音乐进行研究和传承,使皮影艺术重现生机。
据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巴林左旗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民间艺人进行了广泛寻访,组织这些老艺人以师带徒的形式培养新人。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巴林左旗成立了皮影研究协会和皮影剧团,组织编写了《大辽双星》等新剧目,制作购买了影箱、影人文武场、音响设备及高清晰度投影仪。旗内几位热衷于皮影艺术的老同志、民间艺人共同编写了《巴林左旗皮影志》,同时又收集、购买了传统皮影剧本20多部。在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努力抢救下,几近绝迹的皮影戏目前得以恢复,民间老艺人的技艺得到了整理和抢救,并且有了传承人。
据介绍,皮影最早传入巴林左旗是民国年间,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最初进入林东镇唱皮影的有数十家皮影班子,皮影艺人四五十人,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皮影班子发展到了40多个,皮影艺人200多人。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