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广西宜州有个鼎鼎大名的“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合寨村,带着好奇与景仰,近日记者来到合寨村探访,刚走近村头,一位老人便走上前来。他正是合寨村实行“村民自治”后由群众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首届村委会主任蒙成顺。在老主任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村头的老樟树下,它是见证当年合寨村的“自治创举”的一棵老树。当年第一次村民自治大会就是在这棵树下点着马灯召开的。老人一边擦汗,一边介绍起村里的过去和现在:
1980年,我们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田地承包到农户,使得生产队已名存实亡,队长也没有了名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没有人再出头去管,也没人能管得了,集体的林木被乱砍滥伐,农民放养的牛、猪四处毁坏庄稼,村里用以灌溉的水渠无人再去组织维修。
更为严峻的是,全村的治安形势不好,偷牛盗马行为时有发生,弄得村里鸡犬不宁,人心惶惶。赌博滋事也日趋严重,当时村里曾出现过3个赌场,最多时每天晚上竟有两三百人聚赌。
当年果地屯是我们合寨大队比较大的一个自然屯,原有7个生产小队,七百多人,遇到的问题也最多。住在合寨村果地屯的大队党支部书记蒙宝亮将群众遇到的种种难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从身边抓起!”蒙书记找来屯里的几位干部开碰头会,取得共识后,立刻召集了全屯16名党员以及原任队干部,部分青年积极分子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起开会,最终决定:一定要重新成立个机构,好好管一管村里的事。党员队干部蒙光新的一条建议得到了全体与会者的赞同:“过去,生产大队称管委会,生产小队一班人叫队委,现在要推选的是领导全村的负责人,就叫村委吧”。会上,大家还针对当时的各种具体情况初步拟订出十几条村规民约。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1980年1月8日,是我们终身难忘的日子。屯前的球场上搭起了松门,拉上了横幅,全村男女老少欢聚一堂。会上,我被群众民主投票推选出来成为村委会主任,我当众高声宣读了经村民们反复讨论的村规民约,会场上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接着,全屯143户人家的代表一个个走上前去,在那份如此普通但却异常神圣的公约上签名盖章并按上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历史序幕,成为“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
与果地屯相邻的果作屯是当年合寨大队的另一个屯,几乎在同一时间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组成了该村第一届村民委员会,并于同年7月14日制定了《村规民约》。在果地屯、果作屯的带动下,短短几个月,原合寨大队的12个自然屯先后全部建立起各自新的领导机构,尽管称谓不同,但却是一种自发开创的举措,后来,统称为合寨村村民委员会。
自从成立了村民委员会,我们开始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监督自己,无论哪家哪户出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村委会都想方设法妥善解决。现在治安好了,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治安良好,我们这里人可以一心一意搞生产,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大力种植玉米、甘蔗、桑蚕等农作物,村民年均收入也从1980年的57.83元一跃上升为2007年的3100元,仅劳务输出一项,每年经邮局汇回来的收入就高达数十万元。富裕起来的合寨人不忘发展壮大自己的公益事业。我们先后投资五十多万元兴建了老年活动中心、五保新村、还有道路、桥梁……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村委还在节假日举办各种篮球赛、拔河赛、山歌比赛和彩调演出等一系列文体活动……
本报记者莫小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