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公司专业经营手机信息拦截器,可对手机电话以及小灵通的通话进行截取,并可拦截短信,详情请登录××网站”,最近,读者丁小姐的手机上时常出现这样的“短信黑广告”。
按图索骥,在这家电子公司的网站上,记者看到所谓手机窃听器的外表和普通手机差不多,款式有七八种,价格从2000多元到8000多元不等,根据“广告”所示,这些手机窃听器可以同时截取十几部手机的通话,并自动录音,还有搜索定位功能,而且手机窃听器对手机所按出来的按键数字有录音报号功能(如充值卡密码,银行账号密码等)。
记者随即拨通了网站上显示的联系电话,接听电话的一名男子说,这些都是从美国进口的最新窃听产品,窃听效果很好,而且不容易被发现。当记者提出要验证窃听器效果的时候,对方提出要交纳定金,如要购买也得先把钱打到指定的账号上,然后才能提货。
“买卖手机窃听器的这种行为肯定是违法的。如果以销售窃听器之名,行诈骗钱财之实,引诱网民汇款,导致网民血本无归,更是一种诈骗行径”,一位律师告诉记者,市民使用窃听器,根据治安管理处罚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均系违法,电话监听只有特殊群体经国家授权后才可以使用,一般公民无权使用。
专家认为,互联网上叫卖手机窃听器、电子秤干扰器、透视眼镜、仿真枪等违禁品仍有增无减,影响恶劣,建议有关部门对非法网站予以查封,对他们销售时所采用的“400”电话予以停机,这是保护公民隐私权,减少犯罪隐患的必要措施。另外,也应对公民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购买和使用违禁器材同样会触犯法律。(记者吴卫群)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