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吴晶)随着中国义务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义务教育已由“有学上”进入“上好学”的新阶段,但农村教师水平仍然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王定华27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农村教育除了面临学校办学条件落后、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还需要合格的教师队伍。
据统计,2007年,农村教师中仍有18.7万名未达到国家规定合格学历;全国37.9万名代课人员中有31万人(占81.8%)分布在农村学校。许多农村教师职前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职后培训不足,大多数农村教师是通过在职进修取得最后学历,而且其中“学非所教”现象严重。
为此,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实施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2006至2007年,中央财政补助6亿多元,共招聘3.23万名特岗教师,覆盖西部地区400多个县4000多所农村学校。2008年各地申报招聘计划2.8万多人,比上年大幅增加。二是从2007年开始在6所部属师大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两年共招2万多名免费师范生。三是实施“农村教育硕士计划”。2004年开始,共招收4137名优秀本科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教,覆盖了22个省份300多个贫困县农村学校。四是推进城镇教师支教工作,逐步形成制度。此外,还通过实地和远程教育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中国一度出现在农村一些地区“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在农村教学条件本就艰苦的情况下,农村学校普遍存在教师留不住的问题。王定华表示,按照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中国明确要求各地将教师工资纳入政府保障,保障教师的工资平均收入不低于公务员。目前新的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已不再出现,但教师的工资待遇仍待提高。
他透露,教育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出台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政策,妥善解决农村教师津贴补贴问题,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法提出的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法律规定,采取措施解决好农村学校周转房问题。积极推动实行农村、县镇学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科学设置教师岗位,提高教师资源使用效益。深化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职务体系。建立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完善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推进教师在城乡间、学校间合理流动。
他强调今后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据悉,目前全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有将近1000万人。
(责任编辑:黄芳)